今周刊/打拚买不起房 早晚闹革命

文/《今周刊刘俞青一位资深投资家对如今双北市的高房价,提出深沉的忧心,他认为台湾的年轻人如果「再怎么努力都买不起房子」,最终将爆发严重的社会冲突。而扭转高房价的根源,应该从正确的税负制度做起。编按:市场对房地产后市的看法多空分歧,八二四期《今周刊》刊出达一广告蕫事长徐一鸣「QE3是房市投资人的定心丸」一文,引发各方回响;本期再引述另一位资深投资家的观察,他过去的投资经验颇受《今周刊》发行人谢金河看重,这次他对房市发表迥然不同于徐一鸣的看法,仅供读者参考。

「我对双北市的高房价问题忧心已久;简单地说,高房价不只是经济现象,最后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最大的关键在于,房子是生活必需品,和股票等其他金融资产不同。一旦高房价造成贫富不均和社会阶层的巨大落差,长期会带来社会的严重矛盾和对立。

因此台湾在还没有实施房地产实价课税之前,反而先开征证所税,这一点非常不合理,我分析如下。税改第一步要向有钱人课税

税改的目的有四,一是增加税收,二是量能课税,三是符合公平正义,四是为了国家发展的需要,而有一些奖励措施,例如奖励投资条例。最后一点因为有更远大的政策目标,因此会和前面三点违背,另当别论。但前三个主要开征对象,都应该针对高所得或有钱人,这无庸置疑。

有钱人的所得来源有几个,一是薪资所得,二是执行职务所得,三是股利所得,四是资本利得。前三个都已纳入个人综合所得税课税,所以税改目标应该放在资本利得,这是第二个逻辑。

对有钱人来讲,资本利得是什么?股票、房地产,还有艺术品红酒等,但比重最高的还是股票、房地产。股票和房地产,优先顺序要先课哪一个?合理分析,应该是从房地产先课。

这有几个理由支撑。首先,二十多年来,房地产涨幅远远大于股票。大家应该都还记得,一九八七年,国泰人寿以当时天价每坪九十万元,买下现在台北市六福皇宫土地,现在呢?一样是国泰人寿,以每坪一千六百多万元买下北市敦化南路的大楼,连黑松在复兴南路的土地,每坪都卖到六百多万元。

但同期的股市表现,大盘如果从一九八七年高点四千八百点起算,现在台湾的股价指数不过七千点,这里面当然包含除息因素;即使我们把除息还原,粗略地算,一年还原三百点,二十五年还原七千五百点,加上去就是一万四千五百点,如果以长期持有者来说,股市的资本利得是多少?仅仅只有两倍(别忘了,股息须申报综合所得税)。

反观房价已经几倍了?六福皇宫是第一个逼近一百万元的天价,但现在地价是多少?许多地段是超过十倍以上的资本利得,如果以当时六福皇宫和现在敦化南路两个时代下的高点计算,有高达十六倍的资本利得。因此无论从量能课税或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房地产的增值幅度比股票高多了,第一个课税的目标当然要针对房地产。

第二,从「社会的功能」来比较,房地产价格上涨多半落入少数人的口袋,这个精神就是英业达会长叶国一在媒体上说的,只要买一块地,躺着睡觉都能赚钱。

但股市代表什么?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生产事业和服务业的总和,背后创造许多就业和所得分配的功能。如此,怎么会从股票市场先课税,而不是从不劳而获的房地产(土地)课税呢?

第三,从资产泡沫化的角度来看,股市现在最多是不高不低,说太贵也不至于,太低也还好。但反观房地产,房价所得比严重偏高,若从租金收益率看,明显偏低,这是泡沫的征兆。房市比股市课税更符合正义

这个风险,政府当然要想办法解决,我肯定之前央行带头打房。打压房市一来能阻止泡沫扩大,第二则是避免银行未来的房贷呆帐产生。只是,是不是带来实质效果?必须继续观察。

此外,房地产交易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流动性僵固现象」,和一般金融资产交易完全不同,这也是我支持应该先课房地产交易所得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房地产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般经济学教的「供需观念」,不是一般自由经济市场的供需关系。为什么?因为房地产是住的必需品,所以假设这个社区有一百个单位,其中有一两个单位卖出,一坪涨十万元,其他九十五个单位只是心里很爽:我的房子一坪涨十万元了;但大部分人不会把房子卖掉搬走,顶多只有两、三户会这样做。

但其他的投资行为不会这样,股票或黄金等标的价格要上涨,前提是要能承受卖压的结果,很多人都会因为涨价就把该样资产卖掉,只有房地产不会。

房地产的这种特性没有人去分析,价格虽然是供需造成的,但因为房地产的这种供需结构,有先天性的「流动性僵固」问题,所以它的价格很好炒作。

反观股市,假设台积电从七十元涨到九十元,所有想要卖的都会倒出来;而当你房地产从七十万元涨到八十万元(当然,要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题材啦),九五%的人是不会卖的,因为那是自己要住的,顶多可以向银行再多贷一点钱。

房地产泡沫就是这样形成的。严格说来,房地产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率竞争的市场,不是一个经过市场考验形成的价格结构,这就是为什么每次房地产泡沫崩盘都很惨。

日本的一九九○年、美国的二○○八年,以及欧洲这次义大利、西班牙、冰岛及爱尔兰,为什么都这么惨?主因都是房市泡沫,而在整个价格形成的过程,没有经过完全竞争市场的供需结果,因此量的机制不足以代表市场真正的价格,但很少人去分析这一点。

此外,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支撑高房价,如许多建商说,现在华人地区台北的房地产最便宜,尤其喜欢拿台北和香港新加坡比较。这里有两个不一样,第一,香港、新加坡都是「岛」,是城市国家,没有多余土地,这么多人就挤在这个岛上。

但台湾作为一个国家,尤其公共交通建设这么便利,怎么能和香港、新加坡相比?台湾还有中南部广大的土地,不能纯粹用土地面积的供需关系分析。现在房价是富人金钱游戏

第二个不一样是所得水准不一样。新加坡所得是台湾的两倍,但回头看台湾的所得水准,如果这十几年来台湾的所得能够提高一倍,那么今天看房价的角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对照六○年到八○年代,台湾的经济成长速度,当时的房价就一点都不荒谬,因为经济一直成长,所得一直提高,房价只是跟着温和地水涨船高。

但现在不一样,现在台北市的房价是一种少数有钱人玩的money game(金钱游戏)。因为现在台北市最基本的一个居住单位,起码要三千万元起跳(指成屋市场)。这个数字至少是白领阶级不吃不喝十五年以上的工作所得,但你不可能不吃不喝,总有一些基本生活花费。

换言之,现在台湾的所得根本付不起目前的房价,所以房价只是少数有钱人玩的金钱游戏,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全文请见今周刊825期 】 (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