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石虎的真实世界 「集宝」一身伤不再野放

▲野放的小石虎集宝」左前肢受伤,经评估不适合野外生活。(图/取自特生中心,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农委会特生中心去年12月野放的小石虎「集宝」,左前肢疑遭捕鼠夹或网具缠绕受伤,救回后评估不适合野外生活,转送北市动物园收容,预计27日亮相。另外,牠的臀部的咬伤确定是另一只不明石虎,也让保育人员感到振奋。

石虎是台湾濒临绝种、被列为保育类的原生猫科动物。特生中心自2011年起与北市动物园合作,进行石虎非原栖地域外保育研究计划。期间尝试让3对收容个体进行配对,以来自南投埔里雄性个体(小公猫)和来自南投国姓雌性个体(阿姓)互动最佳,于2013年2月发现阿姓已怀孕,且于3月1日产下1公1母2只小石虎,分别取名为「集利(公)」和「集宝(母)」。

经野放评估准则进行野化训练及评估后,2013年11月20日将集利进行野放,一开始集利于该中心的生态园区中停留,紧接沿着集集铁路支线往西移动,且利用排水箱涵活动至溪床边。前两周总移动距离已超过4公里。利用红外线自动相机影片,显示其行动良好,且无明显消瘦的情况,评估其野外觅食状况稳定,讯号持续追踪至第23天,未能再收到讯号,推测其移往中寮山区

特生中心于2013年12月进一步野放集宝,集宝野放后直接往东南方移动。至第8天自动相机拍到集宝左前肢跛行,研究人员担忧可能影响其猎捕能力,试图架设诱捕笼抓回。不料集宝往浊水溪床移动,正逢砂石开挖,无线电讯号严重地被砂石业者通讯干扰,让追踪状况一度陷入胶着。到了第17天,扩大搜寻范围发现集宝回到该中心附近,便放置食物诱饵试图拍摄影像,可惜集宝都未现身。直到第20天,集宝的讯号出现在石虎收容笼舍附近,躲在杂草丛中且体态明显消瘦,当下联系兽医并进行围捕,捕获后随即带回治疗。

集宝四趾前端受伤,不同于兽铗夹伤案例,推测可能是捕鼠夹或网具缠绕所致。此外,集宝臀部有另一明显外伤伤口感染严重,该中心委托台大朱有田教授协助鉴定,出乎预料发现咬伤集宝的竟是该中心已进行追踪雌性个体(小娴)以外的另一只石虎。显示集宝的移动范围内及小娴的活动区域附近,仍存在另一未明的石虎个体,这个新发现令研究团队人员感到振奋。

集宝术后复原状况良好,但左前肢的伤已让她无法再度回到野外,依循野放前评估准则,历经再三讨论,决定让集宝扮演替野外石虎发声的角色,遂转至北市立动物园收容、展示,用以凸显石虎面临的问题和威胁,希望借由环境教育途径唤醒更多国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