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示警「散光2大错误观念」 恐加剧视力模糊、眼疲劳
▲医师指出,许多人买隐形眼镜都没注意到散光问题。(示意图/达志影像)
记者赵于婷/台北报导
全台有近650万人有「散光」问题,但大部分都没有正确的观念!医师指出,许多人对散光矫正是消极处理态度,多有「以为散光症状习惯就好」、「加深近视度数就可以解决散光」2大错误观念,常常在购买隐形眼镜时未留意散光问题,这恐会增加「视力模糊、眼睛疲劳」问题,甚至会伴随「光晕、头痛肩颈痛」等症状。
台湾隐形眼镜学会荣誉理事、马偕医院眼科资深主治医师郑惠川指出,根据卫福部统计指出, 台湾6~11岁散光盛行率为19.3%,18~24岁37.9%,而18~24岁与25~39岁也有高达42.4%与41.5%的比例,可见散光是国人普遍且常见的视力问题,但观察网路社群讨论,却有不少民众缺乏正确散光卫教知识,对散光矫正态度消极。
国外研究已显示,散光会增加阅读困扰,影响学生族课业成绩,而工作效率也会因散光影响而低下。中山医学大学视光学系副教授萧清仁博士提到,目前有许多人会配戴隐形眼镜,却忽略隐形眼镜属医疗器材,配戴前应透过正确的验配步骤,或以为加深镜片度数就以为可解决视力与散光问题。
而针对散光错误观念,郑惠川说,社群讨论中有不少人觉得「散光从小就有」、「散光不影响生活」,甚至以为「散光可以习惯」等,便认为不矫正也没关系,甚至认为散光度数不高,只要戴一般近视眼镜就能勉强看得清楚,但散光若没有好好处理,恐衍生更多的视力问题,甚至引发其他眼部与身体不适困扰。
▲医师提醒,未留意散光问题,恐导致「光晕、头痛肩颈痛」等症状。
民众对散光第二大错误观念就是「以为散光只要加深近视度数就可以」。郑惠川指出,由于散光患者看物体时,边界会模糊不清或有光晕,因此有不少人误以为是近视的关系,甚至认为只需要增加近视度数即可解决散光,但无论是眼镜或隐形眼镜,都应经由专业验光人员进行眼部状况检测,并以配镜处方笺的方式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案。
郑惠川提醒,根据国际文献指出,散光过矫或欠矫,视力品质下降、眩光风险增加53%~77%、夜间驾驶困难66%、跌倒风险增45%,甚至是道路碰撞死亡率比白天驾驶高3倍。
台湾隐形眼镜学会提醒,若有散光隐形眼镜配戴需求,应前往专业视光通路进行完整的验配流程,目前也已有高达1,660种散光矽水胶日抛隐形眼镜处方规格,民众都可透过个人化验配为自身的用眼品质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