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心增3家 逾万病人伤荷包

卫福部公布医学中心评鉴结果,台北慈济将于3月1日正式升格。图为民众进出台北慈济医院。(陈俊吉摄)

卫福部6日宣布,台北慈济、双和及新竹台大分院等3家区域医院,升格为医学中心。3家医院每日门急诊就诊人数约1万多人,3月1日起,民众的门诊部分负担将从240元增至420元,调涨75%,民众不满,「看同一个医生,却要被多收180元,凭什么!」民间监督健保联盟发言人滕西华痛批,「卫福部为了政治利益,却惩罚民众!」

卫福部部长薛瑞元昨日宣布2023年北部医学中心评鉴结果,台北区新增台北慈济与双和医院,加上原本的台大、北荣、亚东、新光、三总、国泰、马偕台北及淡水、万芳,台北区共10家医学中心。北区则新增新竹台大分院,加上原本林口长庚,共2家。

医学评鉴实施20年,全台医学中心家数都维持在19家,今年增至22家,首度打破天花板上限。

薛瑞元表示,受疫情影响,7年未做评鉴,每家医院都有进步,申请受评鉴的11家医院中,最高分95.52分,最低91.92分,第7名至第10名差距仅0.4分,经与专家讨论,认为排序前10名均具医学中心资格,决定均升格,比较像是「同灯同分」,因此「增额」,而非打破上限。

今年5月将展开中部、南部等区医院评鉴,薛瑞元说,若分数也在0.4分内,会比照办理;南部医院包括义大、台大云林分院、嘉义基督教医院、大林慈济都将角逐医学中心,评鉴结果最快年底出炉。

北部评鉴结果公布后新升格的3家医院都很高兴,民众却可能开心不起来。健保署副署长庞一鸣指出,3家医院每日门诊加急诊总数约1万500多人,部分负担门诊从新台币240元涨为420元、急诊400元涨为750元;台北慈济与双和医院升格后,支出每年多1亿6千万点,占台北区总额仅0.09%,冲击应不大。

但是1位住中和的胡先生说,平常在台北慈济与双和医院看诊,「明明是看一样的医生,资源不知道差在哪,却要被收比较贵的钱,感觉很差。」

滕西华痛批,医学中心增加后,地区医院经营恐怕更为雪上加霜,政府不但没有对医疗体系的发展做整体规画,更显示医学中心的升格都是政治考量,对民众而言,什么都没做就要被惩罚,健保费和部分负担增加,除了医院高兴、政治高兴、卫福部高兴,「请问还有谁高兴」?

卫福部去年7月起实施「健保部分负担调整方案」后,也带动物价波动。主计总处6日公布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1.79%,增幅缩小,但在各查价项目中,与医疗相关者,包括诊所挂号费涨10.23%居冠、中药材涨10.01%、处方药品自付费等涨8.63%等,致在七大类物价大项中,医药保健类大涨3.12%,仅次于食物类。

主计总处表示,去年7月调高健保门诊药品与急诊部分负担,加以挂号费调涨,影响所及,医疗费用涨3.7%,药品及保健食品亦涨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