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弹的力道 温柔带你进入台湾的时光隧道

文 / 破点 POINT

在现代,无论食衣住行,甚至人与人的交流都愈来愈快速与方便,无味的生活中,人们追求起个人独特性,崇拜着激昂前卫的音乐创作,但总有一种旋律、如熟识多年的老友,能安静地陪你走过生命的每一时刻,经过时间淬炼,他的音符只会愈陈愈香,令你无法自拔;他是台湾指弹(Fingerstyle)的先驱,也是名为「吉他诗人」的——董运昌

于今年11月,董运昌的新专辑《那些年_吉他自选集》问世,与他第一张专辑、也是华人音乐史上第一张钢弦原创专辑《听见蓝山的味道》正好时隔20年。新专辑不仅收录他亲手改编为木吉他样貌的12首国内外经典流行歌曲,更包含述说这20年生命经历的4000字口白。《破点》幸运地独家专访到这位台湾吉他诗人,不仅听他说音乐,也听他「弹」音乐,在深藏卓越技艺的优美旋律中,带大家深深体会以时光堆叠而成、「融入生活」的音乐魅力。

▲采访当天的下午,我们来到董运昌的玩耳音乐工作室,听他以生命经历酝酿而出的音乐韵味。

▲《吉他独奏精选》专辑后睽违四年,董运昌推出新专辑《那些年_吉他自选集》。

Q:您希望透过新专辑《那些年_吉他自选集》传达给听者什么?《那些年_吉他自选集》里面12首歌的每个音符都是我亲自改编,主旋律不变,这在强调弹奏者的个人风格的指弹(Fingerstyle)派别里叫「二次创作」,从第一首的〈夜来香〉,一首超过五、六十年历史的歌,到最近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主题曲〈那些年〉,我收录的都是台湾各时代流行曲,是一张时光回溯的专辑。但不是每首流行歌用吉他弹都会好听,必须考虑到器乐的功能性,我在这各方面考虑下取得一个平衡。

我这个年纪的人除了要做创新外还要有时代传承,所以我不会选最新的歌,而且老实讲年轻人听的歌,常常还没经过市场考验就再见了,我选择收录进来新专辑的都是经过市场考验后一再传承下来的歌,就算年轻人不熟悉,但很多人熟悉吉他,因为吉他是世界性的乐器,又能混合每个地方的特色,所以非常受到欢迎,我用吉他弹奏出这些音乐,便拉近了世代的距离。

▲以一把民谣吉他,演奏出技艺卓越、旋律优美的新世纪音乐,董运昌将台湾的吉他演奏拉到国际的高度。

▲以吉他诠释出有「时间感」的音乐,董运昌说这靠得是生命经验的积累。

Q:在二十年的音乐演奏之路,至今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我长期跟美国新世纪钢琴家凯文柯恩(Kevin Kern)合作,当他台湾演出的音乐总监,从他的音乐,跟私下的对谈中,都会启发我去思考「音乐」与「我」的关系,潜移默化中也令我想成为和他一样,做出自然而然就能把人耳朵吸过去、又富有当代精神的音乐去感染世界上的人。

国内的话,跟陈建骐的合作都很愉快,他是很好的音乐制作人,那个「好」不只是音乐专业,他还有「包容力」:对音乐有要求,又能容许创作者个人意识的存在。我每年都会接几个他丢过来的案子,包含一线歌手与一线唱片的合作,像前阵子歌手艾怡良〈我们的总和〉的吉他编曲弹奏,和最近魏如萱的〈你啊你啊〉的架构跟吉他就是我设计出来。

当然,新世代的语言只有新世代的创作者最清楚,但我用我的专业诠释出来后他们再去做组合,像吉他找我,但电吉他、鼓可以找年轻的来做,出来的就会是全新的音乐画面。

▲James Goodall吉他以云杉木及印度玫瑰木制成,并具有符合弹奏者使用习惯的缺角(Cutway)设计。

▲董运昌希望透过出版好翻阅、内容丰富的吉他教材,在数位时代下,保留住谱架上打开琴谱、弹奏音乐的记忆。

Q:您认为音乐需具备何种条件,才能达到像您的创作(演奏)一样「不打扰、融入 生活」的境界?首先,Quality(品质)要好,这看歌手嗓音、演出器材,还有你如何跟演出现场的工程师和音响设备协调出最好的声音,这需要花时间去试,所以第一,你必须培养你在硬体上的认知与跟人沟通的能力。

我自己在选择器材(吉他)上,一定是先在试弹中对它有好感、有期待,买回来后再经过几个月时间去上手驾驭它。因为人跟琴一样,要透过时间去彼此调整(音色)跟适应(弹法),处得好的,像现在最常用的这一把James Goodall,就会成为我的常态性使用乐器,《那些年_吉他自选集》的录制就大部份是用它。

再来第二,你要有「美感」:在成为创作者之前,你必须是一个好的欣赏者。怎样判断什么是好的声音,舒服的音量,而不是靠音量跟张牙舞爪的吵High现场来吸引人,会让人High的音乐像烈酒,不是好东西;以我的价值观来看,可以沈静下来,带人进入另一种思绪状态、做深层思考的音乐才符合人性真正的需求。

▲20年的音乐之路走来,从恐惧舞台到享受其中,董运昌说靠得是「坚持」。

Q:最后,请以您丰富的经验及观察,给予投入音乐创作新血建议。如果你真的决定要一辈子就干创作、没有退路,你要顾好两件事:一,在理想与现实中取得平衡;二,要懂得有所变与有所不变,在大时代中坚持住你的核心价值与对创作最初的热情。

我认为现在音乐产业就四个字可以形容——「自求多福」。其实不只台湾,这是全球性的现象,实体专辑没落,大家支持歌手的方式变成线上下载、串流,到YouTube看视频,然后再买演唱会的票。网路可以做的事变多了,新的创作者面对大环境快速变化,容易被牵着鼻子走,跟随潮流做直播,做视频,但「虚拟」像浪,现在你在浪头上,点阅率很高,但下个浪一来你就会被盖过。

所以,我坚持在大部份人连CD Player都没有的时代出专辑,在里头Murmur了4000多字说每首歌的故事,因为我要让《那些年_吉他自选集》不仅是一张冷冰塑胶片,还能有提供资讯跟刺激听者想法的价值。但你必须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先创造有利于自己条件的东西,等时机成熟再利用这些载体(网路)——不要只懂造浪,要让你创作的核心价值像海中的礁石一样,坚硬不摧。

▼ 独家!吉他诗人 董运昌|现场演奏推荐歌曲〈樱花纷飞时(桜色舞うころ)〉

采访结束后,董运昌老师也特别从新专辑《那些年_吉他自选集》收录的12首歌中,挑出了日本女歌手中岛美嘉的〈樱花纷飞时(桜色舞うころ)〉于现场弹奏,要推荐给《破点》的读者们。但董老师却笑言,这首在台湾红极一时的歌曲,他其实到不久前才听到——老师究竟为何选了这首歌改编、改编中又有了什么新的尝试呢?

答案都在下方影片中揭晓,要看到最后喔!

看更多《破点 POINT》文章

想即时获知最新设计新知动态,欢迎加入《破点 POINT》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