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儿福联盟置产「爆退捐潮」 社福机构难道只能比穷不能有壳?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儿福联盟今年11月时在内湖花3.7亿买下整层办公室,消息一出造成大家热议,甚至还出现退捐潮。其实,这并非首次有社福机构置产遭质疑,但也突显出社福机构在社会上面临的困境,也就是只能「比可怜」,不能有自己的家,进而让行政效率与社会安全网变得更好。

▲儿福砸3.7亿在内湖买办公室。(图/翻摄自爆怨公社

对于购房问题,儿福出面回应,随着业务、人员的增加,办公室在短时间内历经多次搬迁,房租更是不断涨价,造成月支出上升,在许多方面都遇到执行上的困难,而这些问题同样也在其他社福机构上演。

▲儿福花3.7亿买内湖办公室惹议。(图/翻摄自儿福官网)

许多慈善机构台湾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室据点,像是常见的财团法人创世社会福利基金会,就拥有较多的据点,固定的办公地点不仅能够提升效率,还可以节省往返成本,就算机构增员,也能有让帮助弱势的人拥有一个安心、稳定的工作地方,甚至将来还能当作公益用途,让需要被帮助的民众入住。

但在此之前,关怀弱势的社福机构抱持着做好事心意,却在进驻社区时频频遭阻且被当成「嫌恶设施」。因为,许多人对社福机构关怀对象贴有标签,认为会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甚至是危害,而将其拒于千里;更有人认为,社福机构会拉低房价跟社区形象,所以极力反对。

位于台北市南港路二段的东明公宅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栋高5层楼的公宅一直以来对外表示会当作行政大楼使用,但附近居民却发现这个「行政大楼」原来是要提供给社福团体使用,里头设置70个床位用来照护身心障碍者,消息曝光立即引来附近社区居民不满,担心生活品质受到影响,并在围墙外挂白布条要陈情抗议

▲▼台北市南港路二段公宅。(图/ETtoday资料照)

社区排斥社福机构早有先例,台湾关爱之家和麦当劳叔叔之家也曾在进驻社区时,引发当地民众的不满,但回过头来看,这些机构现在所处的位置,房价并未因此而往下掉,甚至照样涨价。

社福机构想要找寻容身之地实属不易,根据都市计划法第42条,社会福利用地已经被纳入公共设施的一种,社会福利机构的设立需要牵涉到许多法令,除了用地之外,与建筑物类组归类新旧建筑物标准都是问题;尽管政府希望让公有非闲置空间,或是废弃的学校教室能够转为社福空间,但还得经过参建、拨用、价购,或是公办民营的程序才有办法完成,往往在执行实务上都会遇到困难。

面对种种的社会困境,社福机构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更要忍受他人异样、不友善的眼光,甚至是不合理的对待;比起只看单方面评价,或许也可以试着了解社福机构的运作跟困境,用行动代替谩骂,为社会将来的发展多注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