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成功8大因素 「每周省3.5亿英镑」撼动人心

晨光曦微中的邱吉尔雕像,背面看去像极了一名佝偻的老人高龄投票踊跃,是这次公投「脱欧派」胜出的一个主因。(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外媒报导,英国23日举行公投以决定去留欧盟这个有28个成员国的组织,当计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后,除了英国的「脱欧派」,全世界似乎都在叹息。外媒在大局底定后,提出了脱欧派胜利的八大因素

一、 反击「恐吓」

公投之前,英国首相卡麦隆一再警告,如果退出欧盟,英国人退休金全民健保制度(NHS)等社福措施的支将被大幅度削减。美国总统欧巴马也警告,一旦「脱欧」,英国要跟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就必须「请排队」。

上述警告显然引发不满情绪,引发反效果。 「脱欧派」反指这是一些有钱人和不负责任的英国菁英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恐吓选民不值一信。最终,更多选民选择脱离,因为很多人觉得英国在欧盟十几年,英国人民确实没在经济上受惠。

二、 「每周省3.5亿英镑」口号诱人

「脱欧派」打出这个口号,简单易懂,是打击「留欧派」的致命武器。「脱欧派」反复告诉选民:一旦脱欧,每周可省下缴给欧盟的3.5亿英镑,省下来的钱可以用在英国的全民健保。 至于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英国政府部门提出质疑,并且批评犯误导选民。但显然起不了作用。

造势期间,群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口号。许多人认为:与其将钱送给欧盟,不如把钱留在国内,用在自己人身上岂不是更好?

三、 移民奏效

「脱欧派」了解民众担忧些什么,他们成功操作了移民这个议题。他们的主张在较低收入阶层中尤其受到支持。 过去10年来,移民问题及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让英国人怨恨已深。他们很担心未来20年如果继续留欧,移民问题会更严重。

「脱欧派」指英国留在欧盟,就无法控制移民入境。这个说法普遍被选民接受。 四、 不相信卡麦隆 卡麦际游说欧盟改革全盘改变英国跟欧盟关系为条件,祈求获得人民的支持。但卡麦隆跟欧盟长达9个月的谈判,非但让党内的「疑欧派」失望,也没有办法争取工党选民的支持。多数选民认为推动欧盟改革的计划只是纸上谈兵,不可能实现。

五、 工党支持者不给力

「留欧派」一直寄望工党的支持能成为后盾。没想到工党 的支持者却不给力。虽然90%的工党议员支持留欧,但他们却错估了支持者的形势,当他们意识到不妙却为时已晚。工党领袖科宾对是否支留欧三心两意,被批评立场摇摆,这也可能影响了支持者的选择。

六、 脱欧派主将卖力

相较之下,身为脱欧统帅伦敦前市长强森司法部长戈夫全心投入,全国拉票。戈夫积极上电视发挥无碍辩1才,强森则跑遍英伦三岛进行亲民互动。 英国独立党领袖法拉奇虽然不时发表有争议性言论引发批评,却也能推动支持者积极投票。

七、 高龄选民投票踊跃

这次公投「脱欧派」胜出的一个主因,绝对是老年人踊跃投票。特别是英格兰南部、西南、中部及东北地区的高龄者都是脱欧支持者。一份研究调查指出,55岁以上选民更倾向支持脱欧。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平均每5人有3人选择脱欧。

八、 英国与欧盟关系复杂

英国跟欧盟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复杂的,而且一直在变化。英国人琢磨了许久、也曾多次被拒绝,直到1973年才加入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可是才过了两年,英国就在1975年对是否留在欧盟举行了公投。虽然那次公投的结果是留下,可是去留问题的辩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欧盟环境好时,疑欧声音小,欧盟问题多时,疑欧派势头就大。这次「脱欧派」获胜,除了是对英国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前途的宣示,也是对国家民族身份的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