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南海仲裁周年 太平岛海域发现5龙王鲷、41新纪录物种

记者陶本和/台北报导

争讼多年的南海仲裁案,判定太平岛为「岩礁」。对此,总统英文当时下达4项原则、5项做法,而农委会渔业署积极规划南沙群岛海域水产动植物资源调查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计划」,投入太平岛周边水域实际调查研究,在历经一年的努力,有了初步的成果,近日赴总统府报告,发现达41种新纪录物种,特别是也找到5尾珍贵的龙王鲷。

南海仲裁判决结果于去年7月12日出炉,仲裁庭认为,南沙群岛的所有高潮时高于水面岛礁,无法产生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岩礁」,其中就包括「太平岛」。当时蔡英文召开上任首次国安高层会议,对此提出4项原则,并要求各部会采取5项作法,包括:捍卫渔权、多边协商、科学合作、人道救援、鼓励海洋法研究人才

在历经一年的努力之后,已经有初步成果出炉,渔业署署长陈添寿表示,去年(105年)遵照总统对南海仲裁所提出4原则、5作法,规划提出「南沙群岛海域水产动植物资源调查及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计划」,并邀请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郑明修博士团队,其中有来自东海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国立台湾大学等26位成员,投入太平岛周边水域实际调查研究。

▼渔业署署长陈添寿(左)、郑明修博士(右)。(图/记者李毓康摄)

至于针对太平岛周边水域进行调查研究,陈添寿表示,海洋保护及栖地保护,是「国际海洋法」强调且规范的核心价值;我们则希望建立「南沙群岛水产生物资讯资料库」,借着保育及维护海洋资源,与国际社会分享。

由于南海地区,长期受到过度渔业捕捞、栖地被破坏、海洋污染气候变迁的影响,生物资源受到严重冲击。在渔业署委托之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郑明修博士及其团队,在今年4月6日至5月19日间,前往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产资源调查。

调查结果出炉,共发现41种太平岛新纪录物种,包括1种鱼类、11种藻类和29种珊瑚,甚至其中还有12种,是台湾珊瑚的新纪录种。此外,最令研究团队兴奋的是,发现5尾列入台湾野生保育动物名录的「龙王鲷」。

▼总统府南海科技成就研讨会,太平岛水下照片,发现珍贵的龙王鲷。(图/中央研究院郑明修博士提供)

郑明修表示,在潜水调查期间,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绿蠵龟。综观本次调查成果,他认为,稀有物种的出现,显示太平岛珊瑚礁生态环境相当丰富多样。

研究团队也指出,在本次的调查中,太平岛海域活珊瑚的覆盖率达60%至80%,就国际珊瑚礁生态优劣标准上,属于「优」或「特优」等级。

郑明修表示,种类多样的珊瑚彼此互相层叠穿插,造就高复杂度的珊瑚礁栖地,吸引许多幼鱼栖息,也观察到不少食物链上层的肉食性鱼类,更于600分钟的调查时间内,共记录到3083只个体,涵盖19科125种。

▼总统府南海科技成就研讨会,太平岛水下照片。(图/中央研究院郑明修博士提供)

郑明修认为,太平岛不仅是我国生态最为丰富的天然岛屿之一,更是南海珊瑚礁水产资源补充的「种源库」;而珊瑚礁保育事务早已经超越国家与区域层级,成为全球海洋保育重要一环,希望可以与国际社会一起推动南沙群岛海域的资源保护。

不过,该研究团队本次研究仅算是期中报告,今年9月还会再分批率队前往太平岛周边水域进行调查研究,预计进行约1个半月左右。

▼总统府南海科技成就研讨会,太平岛水下照片。(图/中央研究院郑明修博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