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世界之罪/「黑色大理花」为何变世纪悬案(下)?

▲十分罕见的「黑色大理花」萧特的「彩色」照片,(图/取自网路)

记者锦华/综合报导

「黑色大理花」伊莉莎白萧特(Elizabeth Short) 1月8日晚跟友人曼雷道别之后,「人间蒸发」整整一个星期。1947年1月15日再次出现时,身体己被切成两半!

得年仅22岁的萧特一生梦想成为明星,始终未能如愿。反讽的是,她最后却以一 种诡异的方式成名:成为世界犯罪史上著名的尸体之一!

萧特的死状甚为凄惨,遭残酷凌虐的程度史上罕见,连最老练的刑警都不忍卒睹。 她身体裸露、头部遭到重击(可能先被打昏后才被人劫持凌虐)、身体被腰斩、嘴巴像小丑脸谱一样,被割开至两耳。至于其他的细节,不及备载(也不忍、及不宜备载)。

由于此案太过骇人听闻, 正合「黄色新闻」(指以夸张、煽动新闻吸引读者的报纸)的胃口,所以媒体疯狂报导,让该案迅速轰动全美。在洛杉矶,它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长达一个多月。

但太轰动却引起反效果。一大堆想获利、想成名、或神经病的人或提供线索、或主动投案(超过50人向警方自认是凶手) ,让洛杉矶警方忙得人仰马翻。报纸每发一则消息,就有一大堆由民众提供的线索把警方淹没。

于是,警力分散了、时间浪费了、侦办方向被误导了;警方花了三年侦办,调查对象超过千人,但连一个主要嫌疑犯无法起诉!

《洛杉矶每日新闻报》( Los Angeles Daily News)的记者杰瑞蓝洛(Gerry Ramlow)后来痛心的说:「如果此案永远无法侦破,都是记者害的!他们在警察局里横行无忌;糟蹋证据、扣住线索。警方花了好几天才掌控案情。但在此之前,记者早己在警察局里侵门踏户盘据警官的办公桌、接听打进来的电话。许多重要线索他们都隐匿没有告诉警方,而是自己跑去侦办!」无可讳言,「黑色大理花」成为世纪悬案,媒体是重大祸首之一。

当然,洛杉矶地检处当然还是有嫌犯名单的,「落落等」的名单里共有25人。只是嫌犯太多,正好反映出他们无法锁定真凶

▲约翰尔摩的著作,认定乔婕鲍尔多夫之死跟「黑色大理花命案 」有关。 (图/取自网l路)

66年来,不少退休员警、侦探小说家和「键盘柯南」都加入侦办此案,整合起来,目前尚有嫌疑的「嫌犯」约有10人。其中包括以下当重要的四个人。

1 曼雷(Robert M. "Red" Manley)

曼雷是萧特失踪前被目击最后一个跟她在一起的人。案发之初,洛城警方把他列为头号嫌疑犯。但是两次测谎他都通过了。而且又有人作证支持他的不在场证明,警方只好把他释放。当初曼雷因为精神状态有问题从军中退伍,此案发生后,他备受压力,最后精神崩溃(他说「耳朵里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被妻子送进精神病院;1986年去世。

2 马克韩森 ( Mark Hansen)

经营脱衣舞夜总会的韩森,曾让萧特多次住在他的家。更重要的是,萧特从圣地牙哥返回洛杉矶时,曾于8日(或9日)打过电话给他,让他成为(已知的)最后一个跟萧特说过话的人。

洛杉矶地检处检察官的档案上注明韩森供词前后矛盾;推测是韩森曾试图跟萧特发生关系,但被拒绝。韩森一直被列在重大嫌疑人的名单上;另外3名有医学背景的嫌疑人,都跟韩森有关。更传言说韩森跟黑道有来往,但缺乏直接的犯案证据,检方始终无法起诉她。韩森于1964年病逝。

3  亚瑟雷克(Aruther Lake)

雷克是知名演员、由漫画改编的电影/广播剧《白朗黛》( Blondie)的男主角(饰演白朗黛的丈夫)。在「黑色大理花」命案发生之前,洛杉矶另有一宗著名悬案:内华达石油大王乔治鲍尔多夫(George Bauerdorf)之女乔婕(Georgette Bauerdorf),在1944年10月12日被人发现遭勒毙,陈尸家中浴缸,年仅20岁。

乔婕虽然是油王之女,但自力更生一个人跑到「好莱坞劳军餐厅」( Hollywood Canteen)担任服务生(也许是想认识名人)。据说,她在这里认识了曾在此工的萧特。更有目击者指出,她俩都认识雷克。而且,两件案子的犯案手法有许多雷同之处。

「黑色大理花」命案发生后,警方找来雷克问话。雷克到警局后自爆家世,他的妻子派翠西亚(Patricia Lake),是玛丽安戴维斯(Marion Davies)的姪女(其实是私生女)。

玛丽安戴维斯是谁?她是当时的女明星、鼎鼎大名的报业大王蓝道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情妇!曾连续 多年获影评人票选为「史上最佳电影」的《大国民》里,报业大王凯恩想捧红的那个没才华的歌唱家妻子,就是影射玛丽安 。蓝道夫赫斯特来头太大,警方不敢得罪,于是把雷克放了。

4 乔治霍德(George Hodel)

1949年10月,专长公卫和性传染病的医生霍德因为被14岁女儿塔玛指控企图性侵;同年12月获无罪开释。但此案让警方注意到他,把他列为「黑色大理花」案的凶嫌之一,从翌年2月18日至3月27日警方一直暗中监视他;其中包括在他家装了两个窃听器,有18名探员对他展开调查。

在尚存的窃听稿里,霍德说过如下的话:「或许我真的杀了黑色大理花。但现在他们无法证明一点。他们无法再问我的秘书,因为她已经死了。」

1945年时,霍德的女秘书露斯史泊汀(Ruth Spaulding)死于药物过量;当时洛杉矶警方也曾怀疑霍德涉案,但因为缺乏证据,案子后来被撤销。1950年,霍德因涉及替人堕胎(当时属非法医疗行为),潜逃至菲律宾,警方奈何不了他(直到多年后才返国)。

▲洛城凶杀组警探史提夫霍德,出书指控自己的老爸是杀死「黑色大理花」的真凶!(图/取自网路)

但更「有趣」和吊诡的是,霍德的儿子:洛杉矶凶杀组的探员史提夫霍德(Steve Hodel)也相信自己的老爸就是杀死「黑色大理花」的真凶!

1999年,乔治霍德以91岁高龄在旧金山逝世。当时57岁、已是退休探员的史提夫,从继母手中接过父亲的遗物:一本手掌大的相簿。里面有他小时跟父亲合照的照片;翻着翻着,一名白人女子的两张照片映入眼帘。她的皮肤很白,有一束乌黑的头发。两张照片里的她眼睛都是闭着的。其中一张照片,她头上戴著白色的花。另一 张照片里,她身体赤裸。而且,她可能是睡着了;或者是:死了。史提夫骤然惊觉,这女子就是伊莉莎白萧特!

史提夫后来致力调查此案,建立他的「破案」,并且从2003年起出版好几本探讨此案的相关著作。史提夫的结论是:父亲的医生背景,可解释萧特的尸体为被切得整齐,以及对内脏、器官的处理手法俐落

他认为性生活复杂的萧特是父亲的病人;后来变成他的女友。因为是性病专家,他晓得许多名人高官(包括警察)的性秘密,此一杀手锏让检警不敢起诉他,最后让他全身而退。

史提夫更大胆的怀疑,父亲不仅是「黑色大理花命案」的真凶,著名的「口红杀手」(Lipstick Killer)犯下的连环谋杀案,也是他干的!原因之一是,这一连串凶杀案的最后一名受害者:6岁的苏珊狄根( Suzanne Degnan),遇害的情况跟萧特十分相似。

史提夫是所有研究「黑色大理花命案」的专家中最活跃的,还出现在Discovery频道上解说案情。不过他也碰到不少铁板。例如前面提到他父亲留下的「萧特」照片,萧特的家人却认为照片中的女子并不是她!《洛杉矶四部曲》的首部曲:《黑色大理花悬案》(Black Dahlia)的作者詹姆斯艾洛伊(James Ellroy),之前曾表示支持史提夫的推论, 但后来就表示不愿背书了。

总结此一「世纪悬案」之所以一直悬而未破,归纳起来原因可有以下数点:1 媒体炒作导致民众疯狂参予(提供线索或自认是凶手)。 干扰了办案。

2 记者想当侦探,扣留线索,让侦办过程处处受阻。

3 伊莉莎白萧特交往复杂,有太多的嫌疑人,却反而让警方始终锁不定真凶。

4 警方怕得罪报业大亨等大人物 ,案子不敢往名人方向查。

5 洛城警检存在着黑暗面; 贪污、包庇,让真凶逍遥法外。而此一黑暗真相,正是 詹姆斯艾洛伊在《洛杉矶四部曲》里所努力着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