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中议息周 美联储将怎样扇动“翅膀”?
按照既定议程,欧美等国将在本周进入议息周。这个议息周不平常,因为美国的一些经济指标已经出现了“爆表”迹象。接下来,美联储的“翅膀”将怎样扇动被所有经济体密切关注。
首先,美联储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不会退出?何时退出?力度有多大?这是各经济体关注的焦点,也影响着其货币政策的下一步走势。
通胀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最近的表现有点“亢奋”。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整体CPI同比大涨5%,增速创2008年8月份以来最高。
美国CPI为何大涨?逻辑很清晰,一方面是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是财政接连发红包,二者共同作用,居民手里有钱敢消费,需求提升刺激经济反弹,进而凸显仍被疫情影响的商品供给缺口,推涨CPI。
所以,美国CPI大涨是环环相扣,根本原因在于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种不断上涨的价格压力,是经济回归常态、供需矛盾还是基数效应造成的,则有赖于美联储的综合判断。但从市场预期来看,认为“CPI上涨是暂时性”的观点更易被接受,因此对于这个议息周,各界判断美联储仍会维持利率不变。
尽管如此,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强劲复苏,其超宽松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压力越来越强烈。
其次,不同经济体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时点选择上存在分歧,这会造成资本异常流动,对新兴经济体形成冲击或构成潜在威胁。
流动性泛滥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为应对、化解这种危机,部分经济体选择了加息以应对。比如今年3月份,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分别在当月的17日、18日、19日加息。对于这个议息周,市场预期部分经济体仍会选择加息。
与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趋势一样,美国通胀和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会推高发展中国家的借贷成本,美国经济将领先于其他大多数经济体率先复苏,货币政策的调整则对新兴经济体的股票和债券市场资金外流构成压力。当时的场景,对一些经济体来说是惨烈的。
这就是专家所反复强调的,要警惕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带来的风险。美联储的“翅膀”现在不扇动不代表未来不扇动,况且这个“未来”有可能很近。最新预测显示,今年10月份左右,美国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有可能达到70%,这就达到了所谓全民免疫的一个节点。9月份的第四周,又是美联储的议息周,有了疫苗接种率的加持,该时点的敏感程度更甚于本次。
最后,假如美联储的“翅膀”在年内扇动,对中国的经济、金融、资本市场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但考虑到其他经济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严重滞后,相关部门已经做好了应对其他经济体货币政策外溢所带来冲击的各项准备。尤其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仍是满满的,完全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