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走着走着就没了…金银潭医院曝疫情惨况!患者「插管一个没一个」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在去年年底收治了一批「奇怪的病人」,很多患者躺在病床上,急促的大口呼吸,鼻翼不停扇动,由于收治患者的死亡率太高,院长张定宇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气管插管)插一个没一个,那种感觉太痛苦了。」就连副院长黄朝林也被感染,「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
一种奇怪的疾病
据《健康报》报导,金银潭医院在收治「奇怪的病人」后,医生每次给他们看病,都包裹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只露出护目镜下的眼睛,很快有人想起了17年前的SARS,无声的紧张和恐惧充斥了整间病房。
「医生,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让我回家吧。」有人焦躁的拉住医生的手,再三要求出院。这些病人都是从多家医院转来的重症肺炎患者,他们在武汉的流感季里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可医生却怎么都找不到他们的致病原因。CT显示,很多人的肺部已经出现大片白区。
第一个死亡病例出现在1月6日,这天,武汉下着小雨,很冷。在ICU病房外,国家第一批专家组成员曹彬和与患者家属沟通了将近一个小时,想说服患者家属同意对逝者尸体进行解剖,但是没有成功,「我们迫切地想要了解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疾病规律,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才能更有效地救治患者。」
▲金银潭医院的副院长也成重症患者。(图/路透社)
副院长住进病房
「病情重」黄朝林的第一个深刻印象。初期转来的3名患者都戴着呼吸机,当时他对这个疾病还一无所知,在转运完第一批患者,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第一个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印象太深了,我们用了常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几乎没有效果。患者病情持续恶化,血滤机、呼吸机都上了,血氧饱和度还是往下掉。」面对一种新发传染病,几乎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奈。
1月10日晚,黄朝林脱下憋气的防护服,准备从病区回办公室,就在他刚摘下已经把脸勒疼的N95口罩,2名患者家属就突然跑到他面前,扑通跪倒在地,恳求医生全力抢救母亲的生命,他赶紧上前将他们扶起。黄朝林向他们解释抢救的过程,这2人一直紧紧拉着他的手,3天后这2人被确诊了。
一周后黄朝林也发病了,再次来到病房时,身份已经变成患者,血氧饱和度不到93%属于重症。病情进展很快,黄朝林的肺损伤越来越严重,呼吸也越来越困难,一阵阵剧烈的咳嗽让他「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服药后腹泻、呕吐等严重不良反应接踵而来。
黄朝林很清楚自己的病情可能也会一步步滑向危重,直至上呼吸机、上ECMO,他感到了恐惧。所幸,在病情加重大概持续10天后,黄朝林的状态稳住了,最终他战胜了新冠肺炎,并于3月2日重新回到了抗疫一线。
向死而生的希望
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说,新冠肺炎来袭的最初一段时间,他并没有觉得紧张,有条不紊应对,直到春节后大量重症患者转入,满满收治了84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让他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刚开始的时候,(气管插管)插一个没一个,那种感觉太痛苦了。」由于医院收治患者的死亡率太高,一度让张定宇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时觉得这种疾病真的太奇怪了。很多患者死亡前的临床表现只是重症,并没有滑到危重症,原本希望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通过高流量给氧、无创呼吸机使患者逐渐好转;但病情突然急转直下,没能得到有创机械通气等支持性治疗就突然去世了,想拉都拉不回来。」
身边陆续有同事和家人感染新冠肺炎,让张定宇开始感到害怕,「我们不知道这个疾病会怎么发展,有人慢慢自愈了,也有人走着走着就没了,气管插管没用,上ECMO也没用。」
▲金银潭医院20名病患出院。(图/翻摄自湖北之声微博)
从除夕夜开始,来自各地的医务人员开始支援武汉,这里成为备受关注的疫情风暴中心。张定宇说,已经完成的13例死亡病例尸体解剖中,有12例在金银潭医院完成;尸体解剖发现,患者的肺泡塌陷、肺泡结构被破坏,肺脏已基本被病毒摧毁,长期只有很少一部分肺单元在工作。
众多临床专家,在金银潭医院救治患者的同时,展开了一个个科研项目,这些科研发现也在一步步指导着临床科学救治。2月21日,该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3人出院56人,出院人数超过入院人数,首次出现「床等人」。张定宇3月3日说,「目前的状况比之前好很多;下一步,金银潭医院仍将着力开展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我们不会放弃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