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翻转鹿鸣国中 热血师杨志朗乐扮推手
彰化鹿港镇鹿鸣国中老师杨志朗每月捐1万元给班上学生买书,把教室变成图书馆,这几面书墙造价90万元。(周丽兰摄)
彰化鹿港镇鹿鸣国中国文老师杨志朗每月花1万元帮学生买书,把教室变成图书馆,7年来教室的书墙已经4500多本,造价至少90万元。他是个热血阅读推手,学生的求学之路也因阅读而被照亮,他的短片在Facebook已累积700万个点阅。
「国文不重要,没什么好教的,阅读才重要,1集哈利波特都胜过3年国文教科书的字数,阅读会让你快乐,怎么快乐?读完1本再说。」杨志朗常常对学生说。
2003年鹿鸣国中全校只剩15班,杨志朗带着学生大量阅读,也要求家长共读共写,结果被家长打到挂急诊,幸好第一届学生16个考上第一志愿,洗刷他不适任教师的恶名,并且一炮而红,全校推动阅读后,班级数逆增到31班。
鹿鸣国中每堂课有3分到5分的预备钟,一打预备钟30秒,老师要进到课堂,陪孩子读一篇散文;「不要给学生压力、要给他们时间读。」杨志朗班上的纯阅读时间1天100分钟,早自习6点40分到7点55分,第9节留校「数理阅读」,周六上课、周日上午到校阅读,晚上睡觉前20分钟鼓励学生躺在床上轻松读。
杨志朗鼓励大量阅读,他每个月捐1万元、姊姊捐1000元给班上学生买书,四面书墙累积4500本,已经排满挤不下,教室像小型图书馆,每年换教室都腰酸背痛。
他发现,孩子没有阅读力是因为没有书,对很多孩子而言,一本书200元不可能买,曾有孩子跟他讲,「100元能买2.5个便当,一本书我可以买5个便当,都吃不饱了,怎么可能去买书?」
杨志朗坦言,喜欢阅读是有难度,阅读要以半年为一单位,一开始不得不训练,选对书是个关键,他1个月在书局上课1次,指导孩子们选书;他认为,阅读永远不嫌晚,读得少的孩子训练他们30秒介绍一本书,是最快的方法,说得出所以然,又不会让孩子支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