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會「咀嚼」腦部退化越慢!維持牙齒健康,建議「5種人」3個月就洗一次牙
● 牙齿遇缺不补,影响咀嚼功能、认知功能退化
● 台湾75岁以上长者,每10人有一人全口无牙
● 缺牙长者易营养失调、全身虚弱
牙齿遇缺不补,可能启动营养失调、共病增加等负面效应。 图/123RF
高龄长者维持健康的基本功是什么?答案是「一口好牙」。世界卫生组织建议,80岁以上长者应至少保有20颗具功能的牙齿,但卫福部调查显示,台湾仅4成80岁以上长者达标,每10个75岁以上长者就有一人已全口无牙。
牙齿「遇缺不补」,可能会有营养失调、共病增加等负面效应,健康危机跟着来。牙医师提醒,若补缺牙选择植牙或做假牙时,应以「能清洁」为考量,定期回诊洗牙时再由牙医师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维持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双和医院牙科部主任黄茂栓表示,2016年卫福部调查显示,65岁以上长者自然牙颗数大于20颗比率为60.3%,70岁以上长者为52.8%,75岁以上长者为48.2%,80岁以上长者为40.2%。65至74岁长者全口无牙率为4.4%,75岁以上长者全口无牙率则翻倍到9.9%,亦即每10人就有一人全口无牙。
咀嚼功能愈好 脑部退化愈慢
阳明交通大学牙医学系教授许明伦说,长者维持牙齿咀嚼功能,可有效延缓认知功能的退化。阳明大学研究发现,65岁以上长者咀嚼功能愈好,脑部退化愈慢,与法国、瑞士等多国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日本研究发现,全口牙齿达到20颗以上的长者,认知功能退化比率仅16%;若全口无牙,认知功能退化比率高达44%。如果有装上假牙,认知功能退化比率为26%,显示假牙有延缓认知功能退化的积极作用,因此,许明伦建议,有缺牙应该要设法处理,设法找回咀嚼力,不要任凭「遇缺不补」。
牙齿咀嚼功能的维持,也有助维持各项重要身体机能,包括吞咽、营养、体力。许明伦表示,如果牙口功能不好,吞咽障碍比率会增加,因为口腔无法把食物嚼得够碎,可能引起吞咽困难或障碍,增加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临床上常见老年人营养失调、全身虚弱,其实与『缺牙』有很大的关系。」黄茂栓表示,缺牙会影响咀嚼功能,导致人无法摄取足够营养,久而久之恐引发营养失调,身体会愈来愈虚弱,各项身体机能会逐渐变差。许多研究证实,功能牙颗数与生存余命有显著的正相关,因为咀嚼好可带动营养、吞咽、摄食量,整体健康状况、身体素质都提升,多重共病也会比较少。
无论假牙植牙 都要仔细清洁
「植牙或做假牙的重点是要有功能。餐后要刷牙,自然牙要清,假牙也要清。」黄茂栓说,长者口水分泌变少,更容易蛀牙,若没做好清洁,假牙或植牙也会藏污纳垢,导致受伤、发炎、疼痛等棘手问题。曾有病人因长期疏于口腔清洁引起牙龈肿胀,导致假牙深陷、拿不下来;也遇过不烟不酒不嚼槟的老太太,因为口腔组织长期受到假牙的磨损和刺激而罹患口腔癌。
黄茂栓提醒,长者的牙齿治疗计划,「清洁好操作」是首要考量,有时候植牙并不是首选,反而能取下的活动假牙更好清洁,但关键在于长者或照顾者要懂得做。「定期回诊」也是重点,牙医师可协助确认口腔清洁是否到位,且随着口腔环境的改变调整假牙,让假牙稳固贴合不晃动,才能保护口腔不受伤,同时发挥咀嚼功能。
「评估口腔健康、拟定治疗计划,定期洗牙就是最好的机会。」黄茂栓提醒,一般人6个月洗牙一次,但针对5类高风险病人,健保给付3个月洗牙一次,应多加利用,让牙医师成为长者守护咀嚼力的好伙伴。
5类高风险群 3个月可洗牙一次
1.脑血管疾病患者
2.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患者
3.不符合健保牙医门诊总额特殊医疗服务计划条件的身心障碍者
4.使用双磷酸盐类或抗骨松单株抗体药物患者
5.恶性肿瘤患者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