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影响咬合+咀嚼!植牙医材百百种 食药署6字诀教你选

植牙植体材料牙根模型。(图/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根据国健署统计,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全口无牙的盛行率为25.8%,口内牙齿数保留24颗者仅有42.1%,由于缺牙会造成咬合型态改变,影响咀嚼功能养份摄取,同时会造成患者自尊心低落。因此,植牙便成了重建老人身心健康的不二选择。人工牙根与相关医材的需求也逐渐上升。为了让民众了解自己用的牙材究竟为何?食药署特别推出了「认证照、看说明」6字诀,以维护自身权益

人工植牙是目前治疗缺牙最主要的方式之一,造成缺牙的原因,除了生活中的外伤、严重龋齿牙周病与不良的卫生习惯,而最主要还是因老年人机能退化、与慢性疾病所致。食药署医粧组吴亭瑶科长表示,人工牙根所用的骨内植体及义齿医疗器材审查的第三等级,在出厂前需符合《药事法》第40、46、47条规定的「查验登记准则」,符合规定者食药署才会核发许可证,目前包括国产与输入业者,食药署共发出了252张。

▲食药署医妆组吴亭瑶科长。(图/记者严云岑摄)

「医疗器材许可证说得白话一点,就等于产品保证书。」吴亭瑶说,目前卫福部规定,牙医需要将牙材外包装贴在病历表上,每个病人都有权利知道他们用的医材是什么。如果对于产品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至食药署的「许可证资料库查询」,如果使用后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向卫福部通报

台大医院牙医部副主任林立医师也表示,牙齿为透过牙周膜韧带腭骨结合来提供咀嚼等功能,然而随着年龄老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外伤导致缺牙后,会影响的不光只有单颗牙齿而是整个口腔咬合的平衡。而透过模拟牙根外型的人工牙根植体搭配多样性的义齿配件可以提供不同口腔内之需求,只要能够遵循医师建议的治疗计划,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且定期回诊追踪,便能回复正常咬合功能。

▼林立德医师分享植牙各阶段照片。(图/记者严云岑摄)

▼林立德医师说明哪些患者适合植牙。(影/记者严云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