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反蒋 伏下宁汉分裂祸苗

八路军。(新华社资料照片)

留守广东的第四军李军长济深所辖的陈济棠、徐景唐两师,则改称为第八路军,由李济深任总指挥。于是,武汉方面驻军顿时由一个半军扩充至七个军。而江西方面的二、三、六各军因待遇不公内心愤懑,反蒋情绪正在逐渐酝酿中。凡此种种的发展,都伏下了日后宁汉分裂的祸苗

后来总司令部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我和邓演达陈公博陈铭枢三人某次闲谈,我便说我曾劝总司令不要再兼军校校长,以避免军中加深门户之见。邓演达听了,不觉失笑,问道:「你和总司令说了吗?」

我说:「当然说啦!」因为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说的,而且是应该说的。我是忠心耿耿为国家前途着想,为蒋总司令练兵减少困难。

第四军依样画葫芦

邓笑着说:「糟了!糟了!你所要避免的,正是他所要制造的。他故意把军队系统化,造成他个人的军队。你要他不兼校长,不是与虎谋皮吗?」

陈铭枢、陈公博二人知蒋也较深,他们也认为我为蒋氏谋,却偏与蒋氏原意相反。我们检讨之下,都有不胜欷歔之感。

由于蒋总司令的私心自用,革命军上行下效的结果,唐生智首先便发生问题了。唐的第八军,先于武长路,缴获由岳州一带溃退敌军的大批武器。后自嘉鱼渡江,汉阳、汉口之敌,因刘佐龙反正而仓皇撤退,所遗械弹又为该军所得。唐生智更于汉阳取得规模极大的汉阳兵工厂管理权,所获尤丰。唐氏乘机招兵买马,扩充所部实力。在我军破武昌后,唐氏遂囊括武汉三镇,声威不可一世。

我军肃清了江西,总司令部移驻南昌。不久,遂接唐生智来电,呈请将所部扩编为四个军,由唐部原有师长李品仙叶琪何键刘兴升任军长。时我适在总司令部,见到唐氏电报,我便力陈我国民革命军的扩充编制,应由总司令部统筹办理,决不可由各军长恣意自为。我对蒋总司令说,此风决不可长,唐生智的电报应予批驳,以儆效尤。无奈此时第一军也在扩编之中,因广州新到一批俄械,蒋总司令以之悉数拨归第一军,该军已在湘、粤两地扩编,故总司令部实无辞以驳唐氏。再者,此时粤、汉两地正在酝酿反蒋,武汉方面的党政首脑皆非蒋的心腹,蒋氏深恐激唐成变,使唐氏为该批政客所利用,所以就准了唐的请求。因此,唐生智一军转瞬间竟变成了四军,顿成尾大不掉之势,革命军的制度和体系遂被破坏无遗。嗣后,唐生智来南昌开军事会议,我郑重地告诉他说:「孟潇,你是始作俑者啊!我们国民革命军怎么可以任意要求扩充部队,这还成什么体统呢?」

唐生智苦笑说:「德邻兄,我没有办法啊!部下都有战功,大家都应该升一升才好啊!」

我说:「若论战功,我们四、七两军远在八军之上。假若论功行赏,我们都要升起官来,哪有许多官可升呢?」唐氏闻言语塞,支吾其词了事。

第八军既开其端,接着第四军也依样画葫芦,要求扩编,经该军自行协议,呈请总司令批准。第十二师扩充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张师长发奎晋升军长,辖第十二、第二十五两师。第三十六团团长黄琪翔晋升副军长兼第十二师师长朱晖日任第二十五师师长。原第十师则扩编为第十一军,由师长陈铭枢晋升军长,蒋光鼐为副军长,辖第十、第二十四及第二十六三师,由蔡廷锴戴戟杨其昌分任师长。其留守广东的第四军李军长济深所辖的陈济棠、徐景唐两师,则改称为第八路军,由李济深任总指挥。于是,武汉方面的驻军顿时由一个半军扩充至七个军。而江西方面的二、三、六各军因待遇不公,内心愤懑,反蒋情绪正在逐渐酝酿中。凡此种种的发展,都伏下了日后宁汉分裂的祸苗。

此时各军除任意扩充外,各军首长复纷纷涉足政、财两界以扩充其个人的影响力。湖南攻势发动之初,唐生智即受任为湖南省政府主席;八军到武汉,唐氏的势力也随之向外延伸。江西肃清后的首任主席为李烈钧,但旋即改由第三军军长朱培德担任,隐然以江西主人自命。此外,各军、师长复纷纷荐举心腹股肱出任收复地区的县长和税局局长等职。中央领导人物既已徇私,影响所及,下级政治遂「治丝益棼」,无法收拾了。

际此军政扰攘争夺之际,我第七军奉命陈师鄂东,却丝毫未改旧观。论战功,无论在湘在赣均首屈一指,论将士伤亡的比率,也是各军中最高的。但是我们绝没有乘机要挟扩编。自衡阳而后,我军累克名城要隘,然既克之后,我军便迅速推进,将地方行政交予战地政务委员会负责处理,我军不参预丝毫。自湘而鄂而赣,我军终未推荐一人出任县长,更未保举一人助征税捐,凡此史籍均有可考,未可虚构。虽当时我们颇为清议所嘉许,而官方别无奖勖之辞。然我军终能于北伐史上长留清白的一页,今日回想,也很觉自慰。

天子门生」的劣迹

军事之外,当时政治上所潜伏的暗礁尤为严重。此种暗礁所来有自,初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其根基早伏于国民党左右两派的内讧,再加以共产党的挑拨离间,而蒋先生本人于民国十三年本党改组后,或左或右,纵横捭阖,以培植其个人地位权力的作风,更如火上加油,必至自焚而后已。

本党于民国十三年改组之初,党内领袖即因对容意见的不同,隐然形成左右两派。此时如中央领导分子目光远大,气度宽宏,此种意见的分歧未始不可逐渐化除,使全党同志和衷共济,为三民主义革命而奋斗。无奈总理死后,汪、蒋二人一味左倾,借重共产国际的援助,逐渐夺取党、政、军的领导权,致迫使党内一部领袖脱离中央。至于中山舰事变的内幕情形如何,固不得而知,而蒋氏发动政变,以打击共产党始,以排挤汪兆铭终,则为不易的史实。汪氏既除,蒋氏重表示左倾,与共产党、俄顾问携手以打击正在为其反共政变喝采的西山派,斥之为反革命。蒋氏如此亦左亦右的手法,并非由于其政治观点的改变,事实上只是其个人的权术,以虚虚实实的姿态排除异己,以达其个人独裁的目的。当时本党左、右派的领袖都不直其所为,只因其权势炙手可热,对渠无可奈何而已。然蒋氏独裁的迹象已见,故左右两派一有机缘,都想对蒋加以抑制。(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