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砸1.2亿 打造鸟巢版《杜兰朵》
由义大利剧作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杜兰朵》,继1998年借大陆北京太庙的景、举行大型公演之后,今年总导演张艺谋又在10月6日、7日于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公演新版本《杜兰朵》,还找来2009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大陆赛区冠军李若凝担任世界形象代言人,造成轰动,首演时也获得不少好评。
鸟巢版《杜兰朵》在结束北京首演后并未画下句点,据新浪网报导,张艺谋已订下3年世界巡演行程表,2010年移师上海世博会,同年10月在日本、韩国演出,2011年转到澳洲、美国、义大利、法国、德国公演,2012年则前进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英国伦敦;除了世博会之外,其他演出地点都将选择在当地的奥运场馆。
义大利歌剧 中国人诠释
义大利剧作家普契尼,在晚年时听到朋友由东方带回的中国民谣《茉莉花》,深深为旋律着迷,因此他将这首歌编入戈齐创作的寓言剧《杜兰朵》,描绘中国公主与蒙古王子之间的爱情、国仇与家恨。
剧情描述中国公主杜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因而昭告天下,如果有男人可以猜出她出的3个谜语,她就下嫁;但如果猜错,就要被处死;3年下来,已有多位自信满满的求婚男子丧生。流亡到中国的蒙古卡拉夫王子与父亲铁木尔、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在刑场上,看到正在监斩波斯王子的杜兰朵公主时,立刻被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向中国公主求婚并答对了所有问题。
高傲的杜兰朵公主拒绝认输,于是卡拉夫王子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王子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于是杜兰朵公主对侍女柳儿严刑逼供,柳儿不愿泄密,因而自尽。天亮时,杜兰朵没猜出答案,也不愿下嫁,但王子以吻融化她冷漠的心,也把真名告诉公主,原来王子之名是「爱」。
从1926年起,西方人一遍遍演出这个始见于17世纪东方名著《一千零一夜》的故事;1997年,张艺谋以中国人的观点,策画歌剧《杜兰朵》,重新诠释这出由普契尼创作的东方故事歌剧,同年在义大利佛罗伦斯节日歌剧院首演,1998年回到大陆北京,在紫禁城太庙前演出,以古老明、清建筑,衬托这出大型歌剧壮观的气势,无需多加缀饰,东方古典风格昭然若显。
今年张艺谋将《杜兰朵》改版,再度搬上舞台,这回挑选的公演场地是去年刚办过奥运的北京鸟巢体育场,由东西方声乐家以不同的演出风格,加上他擅长的声光效果,加上用色大胆鲜明、华丽雄伟的服装与舞台设计,重新诠释这出东方风味十足的歌剧。
为什么这么执著于制作《杜兰朵》?张艺谋表示,这个关于中国的故事是一个西方艺术家臆想出来的东方爱情悲剧,因此他所看过的十几个版本,基本上都是「充满诡异、神秘和阴沉的冷调」;为此,他要让这个中国的故事「归宗返本」,让《杜兰朵》成为「娘家来的」正宗作品。
至于鸟巢版与太庙版的《杜兰朵》回异之处,据新华网报导,主要在于舞台与服装设计。
执行导演陈维亚表示,太庙版是古典版,把故宫融进歌剧里,在辉煌的金色宫殿中演出。这次的鸟巢版虽然配合女主角的中国公主身分,舞台设计加入宫殿元素,但在材料与整体造型上更为现代化,尤其是四面皆可看的舞台,表演空间都重新做了设计,整个道具、服装全换了新的。
此外,张艺谋也首次引入现代高科技视觉效果,融入大量声光特效与视讯效果,并运用多媒体影像,在广达1000平方公尺的舞台背景幕布上,使用32台放映机,呈现不同的造型与色彩,这也是张艺谋打造出的国际上最大的多媒体影像,展现剧中人物情感矛盾冲突,内心的外化。
例如当杜兰朵公主在演唱自己身世的时候,舞台两侧的大型投射荧幕上,要出现和她身世相关的色彩的东西,用来弥补大陆观众听不懂歌词意境的缺憾,更能了解剧中人物的情绪与剧情。
没有开演前,舞台上只有一面纯白镂空景片和一座镶嵌其中的宫殿剪影,但正式演出后,观众才发现舞台其实是由移动宫殿、宫殿门、镂空景片和背景墙4大机关构成的。
(文转B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