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山/「先经后政」不能当「两岸协商」的谈判前提

对岸坚持因蔡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所以关闭了两岸所有的协商管道笔者认为,对岸是否愿以改革开放共识做为「经济基础」,重开两岸的协商大门?(图/总统府提供)

赵春山/曾任政大国中心副主任、东亚所及俄罗斯所长,并参与政府中国大陆事务咨询工作,见证两岸关系不同阶段的发展深信两岸和平发展是维持现状的最佳途径,认为台湾不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缺席

陆委会主委陈明通日前在一场以「中国大陆改革开放40年之展望与挑战」为题的国际研讨会中,呼吁对岸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40年的当下,也能和台湾共同启动「两岸关系改革开放元年」。陈明通的这个提法很有创意,明显是要向对岸释出善意。

1978年12月18日,中共在北京召开党的「11届3中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文化大革命」以来中共犯下的种种错误,进行「拨乱反正」。会议决定把中共「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此同时,中共也提出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做为强大动力,共同为经济建设服务,这就是俗称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对台的「回馈」

中共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40年后,中国大陆已从当初的「一穷二白」,跃居为今天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共启动改革开放与台湾之间的连结,始于中共「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这是中共对台政策的一个转捩点,就是从「武装解决」转变为「和平统一」,两岸关系也从「对立」走向「互动」。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对台政策的改变,也就没有两岸关系的改变。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为海峡两岸创造了「合作共赢」的和平红利。大陆吸收了台湾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台湾也从大陆那里获得维持经济成长所需的广大市场。中共领导人多次强调台商对于中国大陆现代化做出的贡献,从这个角度看,中共推出的31条对台措施,是「回馈」而非只是「施惠」。

两岸关系何时分歧

两岸关系发展曲曲折折,演变成今天这样难以收拾的局面,说穿了,就是因为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政治制度政治理念的差异,形成了双方政策的重大分歧,甚至一度造成双方剑拔弩张的状态。台湾实行改革开放在先,中共在后,但已迎头赶上。改革开放先后改变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的面貌,也创造了两岸和平互动的新关系。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两岸累积了40年经验形成的最大共识。陈明通说启动两岸关系改革开放元年,应有去芜存菁、除旧布新的意味。换句话说,两岸要记取过去的经验,认清当下的现实,并合作建构未来的共同愿景

▲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向对岸释出善意。(图/记者曾俊豪摄)

首先,两岸都须坚持改革开放是一条不可逆转的道路,并以「求同存异」的精神,尊重对方选择走的不同发展道路。台湾应尊重对岸所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陆亦须尊重台湾坚持的议会民主价值。实际上,两者是有共同点的,都是强调「执政为民」。改革都是为了完善本身的制度建设,开放都是为了「走出去」和「引进来」。两岸可能运用的方法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双方应「以人民为中心」,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相互扶持,而不是相互牵制。

先经后政?

其次,既是强调共同启动,就必须经过一个协商的过程。两岸过去在改革开放政策下进行协商,都是为了巩固两岸关系的下层经济基础。所以强调以「先经后政」的次序展开谈判,避免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九二共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它不是「先经后政」的谈判前提,而是为了处理两岸经济互动可能衍生的政治性问题

▲蔡政府如何面对九二共识?(图/总统府提供)

最后,对岸坚持因蔡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所以关闭了两岸所有的协商管道。如今,对岸是否愿以改革开放共识做为「经济基础」,重开两岸的协商大门?不可否认,目前两岸形势已发生变化,两岸协商还能「先经后政」?或是必须改为「先政后经」,或是「政经并行」?这些问题值得两岸执政当局深入思考。

热门点阅》►两岸关系也有「第三选择」吗?►「新冷战」有那么严重吗?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网友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