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微光盒子深耕社区 滋养孩子想像力
政大「微光盒子」团队为学生安排摄影课程,学习着搭配光影拍出不同的照片。(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政治大学「微光盒子」团队,在台北市文山区木栅安康社区执行「安康平宅儿童与青少年陪伴计划」,对当地孩子来说,团队就像一块柔软且温暖的土壤,滋养孩子的想像力与好奇心,他们在教育部青年署109年全国青年志工团队竞赛中初试啼声,一举获得多位评审青睐,闯进决选。
微光盒子从2018年起步,已在安康社区扎根3年之久,招募志工目前迈入第五届,共同创办人黄子芸表示,团队服务契机在于透过学校USR计划接触到安康社区,不希望短暂服务就此画下句点,因此邀集政大学生们组成微光盒子,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如家庭议题、建立自我效能及自信心,期待能为这个地方的孩童及青少年带来一些改变。
团队举办各种服务如与孩子共餐、进行团体游戏,循序渐进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也透过办理职涯探索工作坊,邀请各种行业职人如魔术师、歌手等,与孩子面对面分享职涯规划,甚至带领孩子们前往咖啡厅、公共电视台等地参观,陪着孩子们一起刻划梦想蓝图,建构对未来的美好想像。
「真实生活的样子,当中必然会遇到挫折,但同时也会看见在所谓黑暗的后面,仍旧有属于孩子们的光芒。」另一位共同创办人萧群谕回忆说,团队从儿少的角度出发,期待以长期陪伴为孩子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改变与温暖,打开微光盒子,让生活的感动持续发生。
青年署期待青年走入生活,觉察社会需求并展开实际行动,想知道更多志工故事,可参考青年和平志工团脸书粉丝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gysd.y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