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看待暴力与冲突 是关系的重新活化

撰文赖佩霞图文提供/魅丽杂志

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听到艾伦古根博博士说上面这句话的时候,噗兹~我笑了出来,心里有一种被看透的羞涩。

的确,看看那些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新闻,总是挨着冲突暴力走。即使是以女性为诉求的连续剧,也不免在爱恨情仇的妒忌中厮杀。谈话性节目,更得挑一些争议性高的议题,才能飙高收视率,受大家青睐。相较于云淡风轻的内容,八卦或冲突似乎更能激起群众的注意与共鸣。

当我们跟朋友闲聊之际,总会听到似乎人都渴望拥有祥和与平静的生活,但实际上,在潜意识里对暴力的言论或举止却又爱不释手。

暴力底层,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魔力,什么样的渴望?

古根博博士是一位常年处理暴力与冲突的专家,在瑞士,除了研究青少年的暴力问题之外,他也受聘处理企业或社会上的冲突,其中包括了瑞士因移民多元而形成的种族对立的问题,以及关乎国家层级的危机处理。

他提到了一件发人省思事迹:「 英国十七世纪时期,那些带领几百名战士打败各国强敌、占领殖民地、为国家建立强大势力的舰队船长们,平均年龄都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又说:「年轻人,想要激发出更多生命的火花。那些刀光剑影攻占领土的行径,对他们来说,就像实境战斗游戏一样。他们充满斗志,在过程中,他们要赢,要征服世界。」

这让我想到现今年轻人所面临的困境。希望有所表现的能量,如不给予适当的引导,会以语言情绪或暴力的行为呈现出来。青年人理当充满战斗力。他们试图要跨越童年时期父母所设立的局限,想要找到自己的力量。他们渴望挣脱层层限制,挑战自己的极限。但由于现今社会对文明的崇尚,不得不压抑年轻人的奔放与热情,以免掀起太大的波涛。我们无视青年人精力旺盛的价值,无形中扼杀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勇气。不只是青年,连我们自己也被压缩得奄奄一息,不敢造次。但那蠢蠢欲动、希望有所表现的能量,如不给予适当的引导,一遇到事端,就难免会以语言、情绪或暴力的行为呈现出来。

也许,看连续剧或数落、数落政治人物也算是一种倾泻的出口吧!

前几天看到美国的一则新闻,一个极尽暴力的游戏软体,第一天上市,在北美、英国就卖出四亿美金,相当于一佰二十亿台币的惊人销售产值。现今任何产业都无法跟它相比。

暴力,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何让人如此着迷?当我们口口声声说要追求祥和同时,却又频频向冲突招手?这会儿,我们来听专家说分明……

赖佩霞:你是处理暴力问题的专家,请问当我们透过肢体、情绪或语言呈现出的暴力行为,在潜意识里我们真正要的是什么?暴力代表的深层意涵是什么?

艾伦.古根博:首先,我们要了解暴力的面孔有很多种。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心理层面,另一个是现实层面。人类长久以来都有暴力的本质,在心理层面上人们对于暴力有一种奇怪的迷恋,因为暴力可以让我们有所超越,暴力后我们在意识层面上会开始有一些深刻的反省。我们要承认它了解它,尊重它可以带给我们的更大可能性。但是在现实层面上,如果我们必须要对暴力表达不能容忍的态度。

在我过去与一些加害人谈话时,他们说暴力有一种超越的特质,打斗受伤可以把他们带到一个超越的领域。其实暴力的核心,是我们的脑或灵魂渴望和另外一个层面的自己接触,这是个学习、是个渴望。暴力是人的语言,人类有时候因为太守秩序导致停滞,而文明又让我们变得很空虚,这时候暴力就是要把我们带到某种能量,安排我们重新活回来,不必去压抑,这样不会有帮助。

破坏性行为需要真正的接触来化解

赖佩霞:这样听起来好像暴力是一种沟通。冲突可以创造自己与别人的联结关系吗?

艾伦.古根博:当我们愈锁在自己的内在世界,跟周围的人有障碍的时候,就愈可能会透过暴力打破这种阴影。我们要了解人有很多面向,有时候用挑衅的行为、情绪反应或暴力都是一种想要跟别人建立关系,打破或克服界线的一种方法。

在我们生活里很多的行动是无意识的,特别当我们有很多情绪的时候,因为某些情绪让我们进入非理性,那个时候我们会被不同的动机所驱动,我们会安排某种背景来容许暴力能够呈现。就像很多年轻人喜欢去激怒别人,然后他们就可以有理由的表现出暴力。这看起来这很不可思议,但这就好像是他们要进入社会的一种成年礼,一种仪式一样。

暴力的核心,是我们的脑或灵魂渴望和另外一个层面的自己接触,这是个学习、是个渴望。所以我们要了解,成年人跟年轻人的观念和关系有时是非常的对立和两极的,成年人受不了年轻人,年轻人则恼怒长辈。有的时候我们希望能管制他们的情绪,希望他们守规矩。我们用教育管教年轻人,希望他们好好学习,或者会说「等到你们二十五岁的时候才可以做某些事情」…在这种不断压抑年轻人情绪的情况下,我们就让他们不断的等待,当年轻人找不到出口的管道,就容易促成暴力的呈现。

赖佩霞:所以说,是某种的刺激把年轻人导引到暴力,那父母可以怎样帮助他们把事情引导到正向?

艾伦.古根博:成长对青少年来说是一段很大的挣扎、自我摸索过程,当他们长大后,社会已经建构好了一套系统,期待他们要有一定规范的行为和语言,要守规矩。

从孩子的儿童期到成年期,他们需要的不只是教育,他们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及参与,和他们进入一种彼此双方都去摸索寻找的关系。譬如说,年轻人不守规矩做了很糟糕的事情,我们与其处罚他,不如陪伴他、参与他、跟他一起做些事情,探索他这些破坏性行为到底的背后到底想说些什么?

我举个例子,有个知名企业家儿子,十七岁开始嗑药,又因为暴力行为被退学,当企业家知道儿子出了问题,买了两张机票从瑞士飞到荷兰,花了五天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在这五天他们有很激烈的辩论和情绪,但这样的相处是很重要的,成年人愈来愈僵化、变得只讲规矩,我们需要付出时间让两代之间能够真正的接触,不然年轻人会继续迷失或者是透过暴力来表达他们的愤怒和压力。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51期/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