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恶化 经济冲突恐致战争

台商贸易战增加东南亚生产。图为钰越南制鞋生产线。(本报系资料照片

部分陆商将产线转移至东南亚。图为货轮大连港起航,准备航向印尼。(中新社资料照片)

(设计划面)

大陆与美国近日对彼此官员实施制裁令,显而易见的这象征了两个世界强权关系的恶化,在这个地缘政治氛围浓厚的国际局势下,不少国家政经面向都受到了直接的冲击。著名国关学者郑永年分析陆美贸易战已超越传统经济竞争范畴,若持续不断升级,恐会导向「另一类」战争,不论它是冷战或热战,而这样的非零和赛局恐不会有任一方是赢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撰写一篇名为《经贸相互依存也能导致战争》的文章,分析当前陆美关系,文章观点强调这两个世界强权的恶性竞争,从长远来看,所有产业牵涉其中的国家都将遭受负面冲击,最后导致战争。

当前局势 如一战前欧洲

郑永年认为,现在人们将陆美间的经济冲突定义为「贸易战」,显然已超越一般经济竞争的范畴;而贸易战不可能是一场双赢游戏,实施任何制裁手段除了损人不利己外,还会波及双方经济上的盟国;若冲突持续升级,甚至可能从「非零和游戏」的经济竞争,导向「零和游戏」的战争,不论呈现方式是冷战或热战。

不少人难以理解为何非零和游戏的经济竞争会导向零和游戏的战争,后者要付出的代价显然远远大过前者,理性的行为者不可能为之;不过就有人将当前的国际局势比喻作一战前的欧洲,在当时各国高度经济交流与依存的前提下,依然发生了战争。郑永年引述了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差异,来解释战争可能的起因

郑永年指,以亚当斯密、李嘉图为首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国家会寻求最有效的经济方法,透过劳动分工和贸易的方式来累积财富,而非诉诸战争;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却认为,资本主义造就国家间阶级分化,进而引发阶级间的冲突,最极端的解决方式就是战争。

经济因素可以遏止战争的观点在二战后被普遍传播成为一种显学,经历一、二战后的欧洲逐渐兴起「共同市场」概念,并由以美英两国为首所发起的自由主义革命所引发了全球化,让世界演变为「地球村」;这种高度相互依赖的「互相依存理论」加上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民主国家间无战争」理论,近乎实现了「永久和平」的理想状态

自由主义 忽视现实反应

不过郑永年强调,这些状态仍取决于某些前提,也就是美国必须透过经济方法,去促使那些非西方国家民主化;同样的,这些非西方国家若要与美国交涉,也存在这些政治前提。

郑永年提到,自由主义理论仅反映了信仰者对世界的理想,而忽视对现实的反应;西方现实主义观点认为,经济互相依赖的确导致国家间的利益相关性,但并没有改变国家之间关系的冲突本质。他们夸大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却低估经济全球化固有的负面影响,也就是国家间若存在收入差异及分化时,就可能酝酿成战争。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公平」的追求异常执着,但郑永年认为将「不平等」导向外部冲突的手法,在历史上没有改变过,过去「优胜劣败」的观念,如今只是以「文明冲突论」和「民主价值同盟论」的说法表现出来而已。

军工复合体 追求利益

郑永年提到,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争中能起到巨大作用,以至于很多美国人相信「战争」就是这个国家利益集团追求自身利益的工具。很难想像,如果没有战争或者战争的威胁,美国如何维持一个如此庞大的战争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