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霸凌事件背后的警讯
李姓高中生去年返校拟申请复学,不料却遭同学从教室内靠墙座位(如图)拖出到走廊施暴受伤,因此造成他脑震荡及神经受损,后来持续严重疼痛和肌肉萎缩,导致他自杀身亡。(读者提供)
李姓高中生疑不堪被同学霸凌而轻生,校园霸凌层出不穷,早已成为社会问题,如今更因网路、智慧手机盛行,导致霸凌肉搜乱象不断。加害者不能被姑息,学校、教育主管机关也别想粉饰太平,反霸凌一事,没有人是局外人。
2010年桃园某国中爆出连串重大霸凌事件,就连老师都被学生暴力相向,校长领导无方,最终校长去职,当时校方与县府都被监察院纠正,催生2012年订定《校园霸凌防制准则》,成为各级学校的处理原则。
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多数学校为了校誉、考量招生,对霸凌抱着息事宁人的乡愿心态,未落实防制,近10年来校园霸凌从未停止,更因网路盛行更加失控。上月高雄凤山霸凌案,加害者事后就被网友肉搜围殴断手、住家遭蛋洗炮击,升级成治安事件。
李生数度寻短,写下「身体跟心理都好痛」、「活着好痛苦」等遗言,求助无门,对人生彻底绝望,最终结束生命。孩子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在少子化危机的台湾,政府不该汗颜?政府力推「社会安全网」,不仅破大洞,更让本应被保护的弱势学子跌进无底深渊,难辞其咎。
依法,学校应于受理疑似霸凌申请调查、检举、移送的次日起2个月内完成调查,必要得延长,以2次为限,每次不得逾1个月。且这项调查,不受司法程序影响,所以校方与教育局,绝不能以「侦查不公开理由」卸责。
李生自从去年11月底遭霸凌迄今,已逾3个月,学校有责任彻底调查、究责到底,并检讨防范霸凌事件,岂能因人死而一笔勾销。
研究指出,被霸凌者若遭忽视,未来恐成加害者,多起随机杀人凶手的成长背景,可见一斑。事实上,不吝对遭霸凌者伸出援手,就能避免成为袖手旁观的帮凶,好过事后违法的私刑正义。让孩子在学校健康快乐成长,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