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朗东/蔡依林MV霸凌事件 该思考的4个问题
▲蔡依林《恋我癖》惹火中山女高校友。(图/翻摄自YouTube、蔡依林脸书)
文/温朗东
蔡依林的新MV《恋我癖》探讨霸凌问题,意外引发争议,因为画面中的霸凌者,身上的制服出现「中山女高」的字样,许多中山校友感到不舒服,甚至认为校誉受损。
这个事件牵涉到霸凌、歧视、校誉,这三件事情看起来并不相干,其实环环相扣。
首先,MV导演的道歉声明中,说明自己并无恶意。不过,歧视问题中,有没有恶意/故意不是重点,有没有加深大众的刻板印象,让弱势族群变得更弱势,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例如,充满善意的跟原住民说:「多念书,少喝酒,要努力工作喔。」往往会造成歧视的恶果,而且这种善意的歧视,不易察觉,实际造成的弊害可能更大。
趁这个机会,让我们一同来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很多人忽略掉了这部MV中不明显的歧视:为甚么霸凌者都要露腰、化妆、刺青、穿鼻环?
每个人有决定自己外表的自由,露腰化妆刺青穿鼻环,只是外貌的选择,跟这个人会不会伤害别人,没有必然关系。然而,当社会上流传着:「穿着比较非主流的人,通常也具有道德上的瑕疵。」这时候,MV把霸凌者设定成非主流穿著者,就在强化这样的刻板印象,也形成了不易被察觉的歧视。
第二、霸凌的产生,有很多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对我来说,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人们通常渴望有团体感,为了强化这种团体的凝聚力,常常在团体内找出一些人,透过敌视他们,来产生「敌军」跟「我军」的分野。这个被归类到敌军的被霸凌者,往往没做错甚么事,只是某个因缘际会下被挑选出来,成为「我军」凝聚向心力的祭品。
因此,严重的霸凌与高度的团体意识需求,往往是正相关的,越是讲求团队的生活圈,像是球队、军队、社团(或黑社会),霸凌的发生机率往往越高,情节也更严重。反过来说,在松散的生活圈中,例如关系疏离的社区大楼,人们如果对社区没甚么团队意识,也就不太会发生霸凌特定住户的情形。
校誉,也是一种团队意识,校友们基于对校园生活的缅怀,毕业多年之后,遇到素不相识甚至年龄相差很大的校友,也可能产生一种亲切感,给予比较多的关怀与照顾。
社会上有不同的团体,就像一支支球队,彼此竞争,可以促成进步。(但如果竞争手段不正当,就会有反效果。)
推论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校誉,也是出于以学校为凝聚核心的团队意识。一不小心,以校为名的抗议,心态上就跟霸凌者有相似的因子。
我并没有要否定校誉的追求,或是任何集体荣誉的必要性。人类社会就是在「个人」与「群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但在我们追求团体认同的时候,也要时常自我提醒,不要为此牺牲个体的权利。
第三、究竟这部MV,有没有歧视中山女高呢?
在这个事件中,比较有争议的可能是,有些中山女高的校友/家长,觉得母校是好学校,不会发生霸凌这种事,MV会塑造错误的刻板印象。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看。
先确认一个前提:「刻板印象」跟「品牌形象」一样,都是我们为了方便判断,简化资讯的思考方式。
例如有些人手机只买iphone,那就是他觉得苹果的品牌形象好,就算不是很了解新iphone的规格跟评价,基于信任,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研究,买就对了。
完全没有品牌偏好的人,是很少的,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时间心力去研究市面上所有的同类产品,再做出准确判断。况且,有时候还有资讯不足不对等的问题。
把这个原理放到负面的事情上,就会成为了刻板印象:只要常常看到有X特征的人做坏事,就觉得所有具备X特征的人都是坏人。这样可以简化我们的判断过程。
▲▼霸凌MV制服出现「中山女高」的字样,许多中山校友感到不舒服,认为校誉受损。(图/翻摄自YouTube)
判断简化变成社会的普遍认知时,就会发生危险。首先,简化的资讯可能是错误的。再者,就算有X特征的人,坏人的比例特别高,也不能说所有具备X特征的人都是坏人,因为这种说法,对里头的好人不公平,也会剥夺他们的社会声望与人生选择。
这时,歧视就发生了。
所以MV有没有歧视中山女高,或是歧视所有女校,得要看社会上对于中山女高/女校的刻板印象,有没有特别爱霸凌同学,这点,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有不同的判断。
即使会造成刻板印象,也不会立即造成歧视/校誉受损,因为刻板印象得要累积到相当程度,才会成为社会普遍性的法则,压缩被歧视者的生活空间。
第四、或许,事件会引起讨论,跟一个性别议题有关:中山女高是好学校,是因为成绩好,还是因为是女校,而女学生就应该是「好女人」?
把女人视为礼貌、温驯、善良的群体,乍看好像都是正面的评价,但往往也会成为观念上的箝制,认为女人不能表现愤怒、不能对既有的体制进行冲撞。(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犯罪者的形象甚至是正面大于负面,例如很多MV的男主角设定成流氓,强化男性的武勇与悲剧英雄形象。)
因此,把女人设定为霸凌者,一方面会造成「女人/中山人会霸凌」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却又拉出了「坏女人」的生存空间。
话说回来,艺术创作要让所有人满意,既无聊也不是创作者的首要目标。对我来说,这部mv最大的问题,是核心概念的掌控不足。
MV中,不管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形象都很刻板。制服的真实感与张牙舞爪的演员,力图把张力拉高。虚拟世界的伙伴,「换身」的救赎,都无法触碰到霸凌题材的核心--会去霸凌的人,卸下了爪牙之后,其实是,非常非常平凡的一群人。就是因为太平凡了,才会迷失在团队意识的狂热里。把霸凌的描绘异常化,是进不去这个日常反复的悲惨世界的。
MV制作公司对于霸凌、集体荣誉、歧视这类的问题了解不足,也没办法区辨,哪些抗议意见是合理的,哪些则是保守而欠缺思辨。在遭到抗议之后,将MV画面模糊化(变相下架)的方式处理,只能说是潇洒的抗议,并没有面对问题做出思考。那么,以社会议题作为创作主轴,也就只是表面的妆彩罢了。
一定也会有读者认为我想太多,不过,歧视与霸凌会层出不穷,往往就是想得太少。
●作者:温朗东,辩论人,曾从事房地产业、广告业、政治业,以促进公共对话、社会政策的改革为志,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