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心理咨商师史瓦吉多:关系可以消失,爱仍然保留

朋友、爱父母、爱孩子品质都不相同,我们并不明白其中的差异。人要有相当的意识跟觉知,才能针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发出不同位阶的爱。

图文提供/魅丽杂志撰文赖佩霞

史瓦吉多(Svagito)* 拥有慕尼黑大学心理学位* 从事治疗师工作有二十五年以上的实际经验* 将治疗与静心相结合,在世界各地训练出数百位治疗师* 著作:《家族系统排列治疗精华》《当静心与咨商相遇》

当初投入心灵探索,无非是为了想要了解自己、想搞清处自己内心深处的阴影、想知道真相、想跳脱自己心中无形的枷锁框架。那到底是什么?坦白说,当时也不说不清楚,只知道,我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活着,我急切想找到生命的出口….

就这样,我开始全心投入各门派的心理课程,寻遍各种能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渠道,只要有机会学习,我一个都不放过,从心理学领域开始涉猎,进而踏入了静心之门。

《当静心与咨商相遇》是我接触今天受访者的第一个媒介。作者史瓦吉多,德国人,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心理系,三十年前只身前往印度普那,成为奥修门徒,从此便开始体验各种不同的静心技巧。当他深入自己的专业领域时,他体悟到治疗与咨商不能单以技术为导向,必须以静心视野为基础,其境界虽然难以言表,但却也是每个心怀静心品质的治疗师在工作时会含括的观点—静心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表现,静心是一种存在的品质,可以存在于各种不同方式的咨商和治疗工作中。

一九九五年,史瓦吉多随着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宁格,学习家族系统排列,五年后,他将此系统纳入他个人的疗愈工作体系,后来也把他这方面的经验与体悟集结成册,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家族系统排列治疗精华》。

八年前,当此疗法创始人海宁格老先生第一次来台时,许多专业人士齐聚一堂,一睹他那传说中深具禅意的家族系统疗法。他,真的是一位非常可爱的老先生。他直言不讳,同时又和蔼可亲。前几年,我去香港看他,他坐在台上,我问他:「你可否说一说关于『自我尊重』这件事?」他像个顽童般,笑得灿烂说:「你问错人了。显然我也不懂『自我尊重』,否则,我干嘛坐在这里,面对眼前这几百个人呢?」此话一出,大家都笑弯了腰。

老先生的淡然让我印象深刻。尔后,我跟另一位曾受访的知名治疗师阿南朵聊起这个治疗系统,她强力推荐史瓦吉多,她说:「我认为史瓦吉多是这方面的翘楚,他的精准无人能出其右。」这才想起,我曾拜读过他的大作,而且深受感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他谈谈他对家族系统排列的体悟。

——————————————Q&A—————————————————

赖佩霞:请谈谈什么是家庭系统排列?史瓦吉多:这是一种根据家庭成员重要性所排列出来的序位。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有他该有的特定角色和位置。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但通常我们看到的都不是这样,有的父母言行像孩子,孩子反而像父母。我们要了解,母亲子女的爱,与子女对母亲的爱是截然不同的。虽然都用同一个「爱」字,但爱朋友、爱父母、爱孩子品质都不相同,我们并不明白其中的差异。人要有相当的意识跟觉知,才能针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发出不同位阶的爱,这就是我们谈序位的目的。

这是家族成员之间一种固定不变的自然法则,不管孩子年纪多大、事业做得多好,在母亲眼里,子女永远是孩子。这的确需要相当的觉知,当母亲哭丧着脸索求,子女很容易混淆,反过来变成母亲的妈妈长辈不但因此会失掉尊严,也会失去亲子间原有的喜悦,转变成一种义务关系,产生混乱与干扰。

孩子永远无法将父母从他们的命运中拯救出来,父母给予、孩子吸收,这是自然天性。生命本该从父母流向子女,反过来,即颠倒天性,子女心里会感到空虚,尔后,为了填满该空虚,也会想借由生儿育女来填补,一切便出于空虚,而非满溢。如果生养孩子是为了从孩子身上获取爱,将来他的子女,也会承担相同的重担,复制内心一样的空洞,父母这样做,孩子跟着学,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本期【魅丽杂志 57期/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