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星探测“初样”研制顺利中美欧俄2020年同探火星

新华社北京3月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周文其 白国龙 姜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星探测器系统顾问叶培建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火星探测任务在方案上没有“卡脖子”的难点。

去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其后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部署启动首次火星探测。这将促进中国在深空领域不断向前探索。

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近距离为5500万公里,最远距离为4亿公里。科学界一般认为,探测火星对研究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问题有重大价值,而从人类未来星际移民前景来看,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颗星。2015年热映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展现了人类克服困难持续探测火星的坚定信心。

自1960年苏联发射火星船一号以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有40多次。进入21世纪以来,探测火星的任务比探测月球还要多,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火星。

中国首次火星全球遥感与区域巡视探测任务于2016年1月正式立项。计划于2020年七八月间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火星探测器巡航飞行约7个月后被火星捕获,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个目标

“一次实现这些目标,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从未有过的,要协调好各个任务,面临的挑战更是前所未有。”叶培建说。

目前该项任务进展顺利。据叶培建介绍,在综合考虑了火星地形地貌、气候和光照等条件后,已初步在火星北纬25度选定两个备选着陆点

按照设计,中国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将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外形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反推发动机动力减速,最后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火星表面巡视探测。

叶培建说,为了确保着陆巡视器顺利着陆,需要进行一些工程验证,包括专门发射火箭来验证直径达16米的降落伞。

2013年印度发射的“曼加里安”号探测器是绕火星赤道飞行,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与之有所差别。中国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将绕火星进行大椭圆轨道飞行,以便对火星进行更全面清晰的全球观测

“探测器将搭载用于火星全球遥感的相机、探测火星地下浅层结构的雷达等13台科学载荷,对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进行探测。”孙泽洲说。

预计2020年,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多家航天机构联合进行的“火星太空生物”(ExoMars)项目,将发射火星车登陆火星表面。

美国“火星2020”火星车将于2020年7月或8月发射升空按计划,它将在着陆点附近进行地址评估,研究周围环境是否适宜生物生存,寻找古代火星生命迹象,并探测和评估未来宇航员登陆火星后可能发现的资源和面临的威胁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专家郑永春表示,届时火星表面将至少同时聚集来自中、美、欧、俄的多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探测的竞争可能达到白热化。这次同场竞技,将是检验各国航天技术和行星科学研究实力的重要舞台。如果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成功,将能大大缩小和火星探测强国之间的差距

(原标题:中国火星探测“初样”研制顺利 中美欧俄2020年同探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