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成核聚变「人造太阳」 号称高温突破2亿度

中国环流器二号M。(图/取自中国科学院中核集团网站

记者陈政录综合报导

人造太阳」成为现实?今年初中国核工业集团放出讯息,表示其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行。大陆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刊出专文介绍,表示若核聚变能实现和平利用,将有助于解决全球能源问题

根据中核集团研究人员说法,人造太阳设备,将能达到摄氏2亿度高温,大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 12 倍,在此高温下将产生融合反应,并释放出能量

▲该装置预计2020年投入正式运行。(图/取自中国科学院、中核集团网站)

据了解,中国大陆研究核聚变起于1955年,科学家提议展开中国的「可控热核反应」研究,到1984年,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建成;1995年,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在合肥建成,而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类型上也属于托卡马克装置,它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可控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其等离子体体积为中国现有装置的2倍以上。

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核融合反应器名称,其概念从 1950 年代开始成形,并由苏联科学家命名,为俄语环形真空线圈」(toroidal chamber with magnetic coils)的缩写。正如其名所叙,托卡马克装置设计是一个环面,在其中极高温的电浆被约束和加压,以用来进行核融合反应。

从技术上来说,中核集团的反应器,由20组环向场线圈中心组件,和中心螺旋管线圈装配而成,总体重量约90吨,因产生能量的核聚变原理太阳光的原理相似,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段旭如强调,可控核聚变是目前人类认识到,可以最终解决人类社会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他还说,从ITER计划进展,以及国际核聚变发展进程看,我们有信心到本世纪中,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发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图/记者蔡浩祥摄)

►我没有迟到,是时间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