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种茶、帮树打点滴 百年茶商复活记

台湾农林公司董事长林金燕(摄影者.杨文财)

屏东内埔,占地717公顷、相当近千座足球场面积的老埤农场,一群工人正拉着黑色塑胶管,铺设在刚移植的茶树新苗旁,不一会儿,管线的微细滴孔流出涓涓水源,如打点滴般,精准的滴灌在每株茶树的根部。

2015年,上市公司台湾农林以近40亿元,标下台凤位在屏东的这处农场,将原本种植凤梨的田地改辟为茶园,预估2023年,将可年产3千吨茶叶,约是全台茶叶进口量10分之1,不但是全台最大单一面积茶园,如今更正进行一场台湾茶产业前所未见的智慧实验

越南抢市,台湾茶没落 农林失最大茶商光环,改卖地求生 「我们是第一个将以色列这套滴灌系统运用在种茶的业者。」农林茶叶处处长邓志民指着茶树旁的黑色塑胶管说,光是导入智慧化与机械化,就又投入20亿元设备经费。

购地成本加上智慧化设备共60亿元,但农林资本额不过约79亿元,这笔投资,是13年前接任董座的林金燕一场豪赌,也是茶产业转型不得不然的选择。

创立于1899年的农林,是百年制茶厂,半世纪前,曾是台湾最大的茶叶生产商及出口商,但后来受到越南等茶产区低价竞争,失去出口竞争力,逐渐转型为土地开发商,主要靠出售土地及收租获利。

13年前,林金燕接任董事长时,农林公司仅剩2公顷茶园,负债比高达58.3%。她回忆,当时农林处于低谷,当务之急是调整体质,卖掉闲置土地、并让废耕茶园复耕。

2014年,茶园面积虽陆续增加到83公顷,但产能仍有限,眼见罐装茶、手摇茶等商用茶叶的内需市场持续成长,台湾每年茶叶需求缺口高达3万公吨,得仰赖进口茶,「所以,当我听到老埤农场要卖,简直喜出望外,」林金燕说。

不过,当她在董事会上提出这个构想,反弹声浪四起:屏东那么热,能保证种出好的茶叶品质吗?打商用茶市场,比得上越南、斯里兰卡的低价茶叶吗?缺工那么严重,上哪儿找这么多采茶工人?

女董座用新科技复耕茶园 拿数据证明,缺工、品质不是难题 这些问题,基层出身的林金燕当然清楚。召开董事会之前,她已先调查农场地质条件,不管是酸碱值落在PH4,5到PH5.1之间、有机质含量约3.5%,或排水状况,都符合栽种茶树条件。缺工问题,则决定导入智慧农业,并在苗栗、桃园等地的农林茶区,进行滴灌技术种茶的小规模实验,且成本具备和进口茶叶一拚的竞争力,有其可行性,董事会才放行这宗投资案。

截至2018年底,农林已在老埤农场内可供栽种的470公顷面积内,种植超过300公顷的茶树,预计2019年底将完成全区栽种。

邓志民指出,传统种茶仰赖高度密集劳力,这是为什么全球主要茶叶产区,都在越南、斯里兰卡等低工资国家,缺工成为台湾茶园经营最大隐忧,因此,若想把茶产业留在台湾,朝机械化与智慧化转型,是一定得走的路。

大数据除虫害、机械种茶苗 全球首个茶园滴灌系统,省一半肥料 在机械化方面,有别传统茶园,受限栽种面积小或地势高低落差大,须靠人工巡田、采茶,老埤农场导入大型农机。以将茶苗种到土里的移植作业为例,过去八人一组,一天最多栽种2千4百株茶苗;现在改用移植机,同样8名人力,种植株数可增加10倍。

智慧化则是运用在茶园的田间管理,与全球最大自动化滴灌设备公司以色列Netafim联手,导入智慧化解决方案,透过每公顷布建的1万4千个滴孔,除注入茶苗所需液肥与水源,更可精准到算出每株茶树每天需喝多少水,相较过去大面积灌溉,省近70%用水、50%肥料使用量。

搭配的还有建置6座微型气象站,监测不同地块温湿度、雨量与风速等大气资料,一遇下雨,滴灌装置便自动停止供水,避免浪费水源。此外,透过土壤感测器,监控土壤湿度、温度及电导度(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及肥料的参数),系统可自动分析每个地块最适栽种条件。

此外,也出动无人机巡田,白天拍摄田间空拍照传回云端,供管理者判断哪块农田可能出现病虫害;到了晚上,再换具喷药功能的无人机上场除虫。每个地块喷药纪录,都会汇入资策会开发的「神农知识管理平台」,以此安排采收时间,确保采收的茶叶不会有农药残留。

田间智慧管理系统 降人力成本,还能客制风味茶 资策会还替农林开发田间派工App,透过手机打卡上工,哪位员工旷职或超时加班、每组工班各自进行什么工作都即时回传。每块田区生产进度一目了然,并和神农知识管理平台串接,成为田间管理的ERP资源计划系统。

华刚茶叶执行长杜苍林认为,制茶成本六成是人工费用,农林靠智慧化管理降低人工费用,加上大规模栽种,确实具成本优势;至于屏东平地虽气温较高,但只要不是乌龙茶系列,选择种植大叶种的茶叶品种,品质亦能满足商用茶之需,若顺利量产,在邻近产茶国家还没追上智慧化转型前,颇具市场竞争力。

目前,老埤农场陆续收成阿萨姆(台茶8号)、金萱(台茶12号)、红玉(台茶18号)及四季春等,共7种茶叶品种,打进连锁茶饮店CoCo都可的供应链。

不只产茶,制茶、卖茶,智慧农业也能帮上忙。

有别于其他农作物,茶叶采摘之后,还要经发酵、拼配等制茶过程,才能展现风味,但每批茶叶生长条件不同,商用茶却须一致性风味,过去是靠老师傅逐批把关,未来则可交由大数据代劳。

邓志民说,2年后老埤农场内的制茶厂建好后,搭配田间大数据,农林将有能力进一步做到,把不同品种、不同产季采收的茶叶,透过仪器分析其风味形成的参数,建置数据库,做为拼配调茶依据。一来,可以提供商用茶客户客制化且品质稳定的茶业供应;另一方面,透过大数据整合产销两端,更能满足需求快速变化的手摇茶品牌客户。

茶业改良场课长蔡宪宗认为,农林能否如预期,8年内让这笔投资回本,变数仍多,特别是制茶流程的数据管理,因为台湾目前没人做过,仍须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但这座智慧化茶园,确实有机会带来台湾茶产业的革命性创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