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寻天望远镜2024年发射,可以对系外行星直接成像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年06月20日

6月19日至21日,首届全国行星科学大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深空探测的快速发展,催生发展出一门多领域交叉新学科——行星科学。未来,我国科学家将在行星科学和行星探测领域开展一系列前沿探索。

大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聚焦行星科学研究前沿、行星探测技术与装备研发、未来行星探测计划、行星科学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研讨。这是该领域的首次全国性大会,专家学者、机构代表、青年学生等共1000余人参会。

深空探测是世界科技前沿和综合国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国深空探测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嫦娥五号”成功采回1.7kg月壤;“天问一号”成功对火星开展绕、落、巡科学探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推动了我国行星科学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认为,“深空探测成为科技支撑的制高点。未来几十年,深空探测是我们国家科技界重大事件,这无疑是我们国家深空探测,也是行星科学发展的绝佳的时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晓非表示,“行星科学很重要的是,它是着重科学发现。比如说,借助我们空间探测技术,到行星上去,能够发现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的新的规律,新的一些很多科学方面的发现,非常重要。这和我们的空间探测方面两个相辅相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认为,太阳边际探测工程将实现无人区探索、日球层全貌大行星掠影、太阳系考古等行星探测科学目标。帮助科研工作者了解宇宙和太阳系的形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等空间科学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对于极端环境下的航天技术的发展,有相关推动作用。

△王赤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太阳系边际探测的关键科学问题》

据介绍,行星科学主要研究行星的内部结构、外部圈层以及这种结构和圈层的成分成因和演化的历史。涉及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空间科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传统研究领域。随着行星科学迅速发展,其正在成为一门融合多学科的新兴独立学科。

吴福元介绍,目前,国内科研机构高校正在积极加大行星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成立了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向国家提出了建立行星科学一级学科的建议。相关一批高校已经开始招收行星科学的研究生本科生,所以我想这些人才的加速培养,对于保障我们国家深空探测、行星科学的发展将是非常有帮助的。”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深空领域开展宇宙起源与演化、星际探测、探月工程建设等攻关任务。专家介绍,在行星科学的需求牵引和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将开展一系列前沿科学探索,司天工程、天邻计划、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等正有序推进。其中,中国空间站寻天望远镜计划于2024年发射入近地轨道开展巡天观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介绍,“中国空间站寻天望远镜,它相当于中国的哈勃望远镜。但是它的视场要比哈勃望远镜大300倍,上面也搭配了星敏仪,可以对(太阳)系外行星直接成像,这对(太阳)系外行星科学的研究有很大作用。”

△常进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亿万个家园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首席科学家潘永信介绍,目前地球之外其他行星古磁场研究处于行星探测中的空白领域,而理解行星磁场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地球磁场和地球环境。他建议,加速推进我国行星科学发展,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科学载荷研制。

△潘永信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磁场:观察行星内部和宜居性的窗口》

总台记者 何盈 景明 毛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