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父 变大陆政治资产

大陆2001年人教版国二历史课本以一整课谈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简立欣摄)

台湾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从热到冷,与之相反,大陆教科书中的孙中山形象却是从冷到热,不但一直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更辟了专门一课谈孙中山。与此同时,近年来大陆领导人近年也不断提出论述,称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开创革命事业的最坚定支援者、最亲密合作者、最忠实继承者」,大有接收孙中山政治遗产野心

打开大陆教育部编撰的国中二年级《历史》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一课的要点除了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还教了同盟会三民主义;紧接着第9课就是〈辛亥革命〉。事实上,中共从毛泽东时期就开始推崇孙中山,「革命先行者」就是毛泽东的用语。虽然大陆官方不直接承认孙中山的「国父称号,但官员民间要使用是可以的;大陆尤其强调孙中山的「联俄容共政策

不过1950到1980年代,中共并没有太强调孙中山的角色;一直要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陆的劳动节与十一国庆时,才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放上孙中山的大型画像

近年来大陆有意识地推崇孙中山,每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庆祝「十一国庆」时开始竖立孙中山画像,且连续几任中共领导人都在几个重要日子特意强调孙中山。2016年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延续「中共是孙中山忠实的继承者」基调,并指出孙中山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和民族自信,不泥古、不守旧、不崇洋、不媚外,强调「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的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

2019年大陆建政70年,大游行队伍中不但出现了孙中山遗像,且排在毛泽东、邓小平之前;也有论者认为习近平在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两者名称不同,但是理念相同,此外毛泽东说「为人民服务」跟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有同样的精神。显示对岸更凸显孙中山的革命先行者地位,大有接收孙中山政治遗产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