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国军不能台独化

中国时报社论

大陆国安部发文指控国军资通电军策动骇客「匿名者64」攻击大陆网站,并首次以「台独网军」称呼国军、援引《惩独22条》对3名我现役军人立案侦查。我政府和军方出面否认,定调为认知作战,反指大陆才是网攻台湾的始作俑者。两岸谍报战的戏码并不新鲜,双方网路攻防亦时有耳闻,但陆方此次以惩独法令锁定国军,则让人嗅到了赖清德上台后两岸军事对峙升级的气息。

陆惩独法令锁定国军

在和平时代,情报战与资讯战是风平浪静覆盖下的暗潮汹涌。根据惯例,任何一方情治机构破获的案件,被指控的另一方都会矢口否认、反唇相讥,但台面下的动作不是寻求妥协,就是伺机报复,放诸各国皆通此理。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敌对状态持续75年,无论是两蒋统治时代,还是民主化后蓝绿轮流执政,保防工作一刻不停。同样地,大陆宣称的台谍案件延绵不绝,顺带曝光大陆军官、干部甚至学生都是我方情搜和策反对象。

然而,2016年民进党重返执政至今,两岸谍报战出现了两点微妙变化:其一,谍报战不再是秘而不宣、停留在台面下相互动手的隐匿匕首,而是均纳入双方「大外宣」与「大内宣」的短期政治考量乃至舆论炒作之中。大陆央视多次制播专题影片宣传台谍案、官方呼吁民众积极检举,带动对岸网民猎巫之风盛行。台湾亦然,民进党民代、侧翼、名嘴散播「第五纵队」无孔不入,两岸交流和统战画上等号,令人产生了回到威权时代「匪谍就在你身边」的错觉。当谍报战演变为文宣战,正是两岸敌对外溢化的表征。

其二,两岸谍报战已经从国共内战脉络下剥离,演变为统独对决。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盛传2015年新加坡「马习会」前,两岸顺利达成了秘密换俘的共识,彼此交换被捕的谍报员。这个案例说明,即便大陆进入习近平的强人政治时代,两岸只要在同属中华民族、共同化解历史恩怨的脉络之下,双方在最敏感、最核心的军政问题上也可以对话并达成共识。然而,此次大陆以「台独网军」为名公开并侦查3名我现役军人,则标志着政治意义的重要转变。

回到本案,如果翻查被陆方指控为我资通电军掌控的「匿名者64」,在网路上自我宣传的内容当然属于骇客行为,骇入对岸网站的内容也是反共主题,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和台独并不沾边。为何大陆要以「台独网军」定性之呢?这就应该与今年6月大陆国防部长董军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首提的「台独武装」一脉相承。尤其「台独武装」的概念并非董军一时兴起,在此后大陆国防部发言人多次以这个概念称呼国军,说明这是自上而下的统一定调。

谍报战转变为文宣战

大陆给国军扣上「台独武装」帽子,为何在赖清德上台后才做?悉数蔡政府历任国防部长:冯世宽曾公开讲,个人不支持台独,国军为保卫这块土地而战,并非为台独而战;严德发也表示,国军不会为台独而战,是为中华民国而战;邱国正虽未被问及是否为台独而战,但重申国军站稳中华民国立场。今年520后,被北京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的顾立雄接任国防部长,赖总统借由黄埔百年等场合,向部队将官宣示两岸两国互不隶属、切割国军与中国的联结,退将赴陆也被羞辱和围剿,国军逐渐转化为「为台独而战」而不自知。

大陆此番揭露3名国军资通电军个资并启动《惩独22条》立案审查,固然是情报战、资讯战、法律战,但本质还是政治战。既然北京已将国军视为台独武装,按此逻辑,在民进党任内成立的资通电军,就当然有「资格」被冠以「台独网军」。

但北京需谨慎思考后座力,若将国军官兵「一刀切」画为台独武装,台湾社会民意是否接受?是否反令民进党政府宣传的「中共眼中的每个台湾人都是台独分子」获得更多台湾民众认同?

国军是否台独化,是关乎两岸和平前景的严肃命题。归根究柢,赖总统不应动用党派甚至独派意志,对国军搞「洗涤人心」那套,国军应重申不为台独而战,为中华民国自由民主宪政体制而建军备战,如此才可真正促进台海和平与繁荣,让2300万台湾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