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删减政府宣传费 终止网军乱国
中国时报社论
赖政府首次编列的明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其中「媒体政策及业务宣导经费」较今年暴增65%,总金额直逼15亿,暴露出新政府的执政之道,是认定网军内宣远比治国正事更重要,因而决定砸更多钱、洗更多脑,在野党须凝聚共识删减不合比例的宣传费,以求彻底终止网军乱国。
宣传四部曲 如独裁国家
随着新闻及社群媒体百花齐放,台湾对政治及公共政策的舆论理应是百家争鸣,但近年打开新闻频道,却能明显感受到多数媒体报导方向趋同,犹如部队踢正步,要骂谁、捧谁,或对特定事件集体噤声,动作几无二致。这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受到谁的感召?
以近期的京华城案为例,此案闹到美国的两岸研究权威任雪丽公开表示:「台湾现今政局令我感到恐惧」,但事件烧到今天,却没有任何实质证据证明柯文哲收贿,多数媒体照三餐拼凑「柯文哲贪污」的印记,甚至连「手尾钱」都指为「尾款」。彻底违背新闻伦理的情节,若只是个别媒体偶一为之就罢了,但真实情况却像有座中央厨房,透过媒体平台配送统一菜色,阅听众能吃到什么,全由中央厨房决定。
或许有人会说,台湾民主化都多久了,这种独裁国家的传播模式还有用吗?以台湾民意基金会近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尽管有2成6对柯案抱不平,但有4成认为柯有获得法院公平审理。何以民众在证据力不足的情况下仍有此态度?主要关键,恐是「曾参杀人」的媒体效应所致。但这种中央出菜、媒体造浪、网军助攻、百姓久听而信的「宣传四部曲」,难道只出现在京华城案?
2018年,卡神杨蕙如在日本关西机场事件中为替当局卸责,发动网军侮辱驻大阪办事处,导致外交官苏启诚发生悲剧;2019年,蔡政府捏造向心夫妇共谍案,制造竞选对手韩国瑜接受陆资的假象;2020年,民进党高举抗中保台恐吓「今日香港、明日台湾」,用「假芒果干」赢得总统大选。类似事件层出不穷,看似各自独立,但背后的宣传套路,却也都是依循着上述的「四部曲」进行。
随着政府历经改朝换代,情况有改变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我们看到,赖清德就职后,面对网军号召肉搜支持国会改革的在野立委小孩个资,他不反对,还意有所指赞扬「公民理性发声是台湾民主价值」;近日,艺人林依晨只是讲了一句「我是成都人」,也引来网路霸凌。
大内宣治国 让集体理盲
所以,曾哀求蔡总统停止网军攻击的赖清德,当上总统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食髓知味、变本加厉」?若进一步从他上任后首次编列的总预算来看,答案肯定是后者。根据明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案的金额,整体成长9.2%,但媒宣费较今年度增加5.9亿,暴增65%,成长幅度是整体岁出的7倍。由此悬殊比例,暴露赖清德显然也开始循着蔡英文模式,把治国当成认知作战。
行政院虽澄清政府有责任让民众了解政策推动,且宣导采购均依《政府采购法》,一切公开透明。但立法院预算中心报告指出,经调查2022至2024年宣媒费办理情况,各机关连续3年的得标厂商采「限制型招标」居多,且得标厂商集中度甚高,证明政府宣传费用大量集中特定媒体是事实。
尤其,当政府有更多银弹进行媒体采购,实际上就能创造更多力量及诱因,得以「间接控制媒体」,因而造就眼前「府、院、党、媒」沆瀣一气的大内宣模式。或许,执政者用公务预算宣传政令是天经地义,但正常的政府宣传是隐恶扬善,如今却是运用「网军点火+媒体吹风」,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维,只容许对政府歌功颂德,面对不同意见若非抹黑就是抹红,进而摧毁对方,达成政权维稳的目标。
民进党政府之所以如此依赖大内宣治国,其主因正是对自身施政的缺乏自信,只好寄托「钞能力」建构宣传部队,自我吹捧、攻击在野党。或许,把15亿放在3兆1325亿的岁出总预算来看实属微不足道,但花这笔钱的代价,却是陷社会于是非不明的集体理盲,让公义不彰,社会价值混淆,虽是赖政府的救命仙丹,却是让国家伤筋挫骨的毒药。这笔预算,非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