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世代不公 财政部别再浮滥减税

中时社论

财政部研议下半年推动5大减税或延长赋税优惠方案,包括股市交易当日冲销、权证避险降税、电动车免牌照税、电动车货物税免征和智慧机械投资抵减等5案。这些税赋减免措施,其中部分既不符合逻辑而且不负责任,必须踩煞车,以免让国家财政继续恶化,并制造世代不公。

券商占国库便宜

最不可思议的,是要延长股市「当日冲销」的交易税减半,这是民国107年4月立法院通过,为鼓励股市交易活络而将「当日冲销交易」所课征的交易税由千分之3减为1.5的《证券交易税条例》修正案,即将在今年年底到期失效。但是目前股市活络,当日冲销不正常地高达交易量5成以上,已成为众多年轻人想快速致富的「大赌场」,违约交割状况剧增;甚至有人用多个户头交易,押错边无力偿还而直接破产者大有人在。政府对这种乱象视若无睹或无计可施,现在好不容易优惠到期,正好可以缓和这种不正常现象。财政部舍此不图,反而在利益团体游说下毫无主见地轻率附从,令人摇头。

其次,权证避险交易税由千分之3降为1.5,在逻辑上也很奇怪。权证避险机制是完善权证市场的配套,可以让市场妥善发展。会进行此项交易,其实是券商得以避险的「自利性」作为,没有任何显著的公益性,何需政府以租税优惠来政策性鼓励?在当前股市热络,诸多券商都赚得盆满钵满之下,还要「百尺竿头」占国库便宜,实在没啥道理,不知财政部为何要配合减税?

再次,《产业创新条例》中,投资「智慧机械」得以抵减营所税之优惠,企业界以疫情耽误投资为由,要求财政部将优惠延长。《产创条例》自民国99年5月实施迄今历10年有余,当年鼓励机械「智慧化」,如今早已是机械业之日常,就如同其他所有产业一般,智慧化早已成为必要的生存条件,没甚么特别先进之处,是否值得继续提供租税奖励已值得斟酌,以疫情为由要求延长租税优惠期限,提供机械业特殊的例外,是在制造产业间的不公平,并没有足够的正当性。

在上述几项租税减免案中,电动车免征牌照税和货物税因具有公益性,相对较有正当性,因为符合我国和全球追求节能减碳目标,可以获得清洁环境效果的效益,用减免租税来鼓励使用电动车是合理的。然而,在过了4年的延长期间之后,电动车成为主流之时,就该考虑退场,因为届时燃烧汽油等传统碳能源使用模式,应该已经受到严格抑制,使用电动车既然已是流行,就不是特别值得用租税来鼓励的行为。

降低国债好时机

政府对租税减免应持审慎态度,国家财政早已失衡,新冠肺炎肆虐下的纾困和振兴方案,进一步让财政雪上加霜。更糟的是,还有大量的军购和武器研发预算会逐年出现,几乎都会以特别预算借贷来支应,国家财政会更加恶化。社会同意政府以赤字预算来支应各种政务支出和租税减免,是基于财政学理,认为在景气欠佳时可用赤字预算来支持开支,等经济景气好转时,税收增加产生预算盈余,自然可以让累积债务减少,让财政基本恢复平衡,不会制造世代不公。

但是,台湾目前经济景气良好,去年(2020)在疫情获得控制下成长率达3.12%,不仅领先亚洲其他小龙,也是富裕经济体中之翘楚。今年高科技资讯电子业出口更是畅旺,主计总处预估经济成长率将高达5.88%。在此情况下,正是创造预算盈余、降低国家累积债务的良好时机;若舍此不图,继续增加或延长租税减免,让应有的预算盈余消失,国债无法调降,而且眼看将继续攀高,绝非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所当为。

别的税收不谈,若单以证交税当日冲销减半为例,今年7月分证交税收入高达341亿元,若当冲量为总交易量之半数,就少收了113亿元,即使当冲量因交易税恢复全额而减半,1年下来交易税还是会增加678亿元,绝非一个小数目,更别提可以减少因炒股而产生的社会问题。

期望行政院能严格把关,让税务逻辑得以彰显,更该维护废弛已久的财政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