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三日一步到位太难了?两招「变形工时」抢才又留才

周休三日难短时间一步到位,某些企业主也采取「变形版」,如服务业来客集中周末,就可以透过弹性调度,改成周四至周日上班10小时,满足不同员工需求。(摄影者.张智杰)

近年来,周休三日的讨论西风东渐,然而,台湾各产业频传缺工,甚至影响产能,这波工时革命看似很难落地。

商周记者群探询国内指标企业、人资顾问后发现,虽然多数仍在观望,即便起而行,也很难在短时间一步到位。但,仍有部分企业主开始尝试「变形版」周休三日,冀望能透过弹性的工时安排,揽才也留才。

例如,国内一家上市食品大厂从每周五天、每天八小时的三班制,调整为每周四天、每天十小时的两班制。单日工时拉长,让它的少量多样产品线,生产效率更高,还能少招募一班员工。在缺工潮下,招募压力也比同业更低。

另一方面,提供软体开发及顾问服务的寓意科技,则在劳基法的特休以外,给予员工两周起跳的额外长假。善待精兵部队,让它营运表现出色,二○二三年净利比前一年成长一.二倍。

然而,企业要在盈利目标下,兼顾员工身心平衡,可不是贸然喊出周休三日就行,还需要完整的配套措施。

卓越缩短工时中心联合创办人暨主任欧康诺(Joe O'Connor)接受《哈佛商业评论》采访时提到,「这不是个廉价的解决方案,而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从惯行的五天工作日缩减为四天,它可能暴露组织的沟通、信任问题,也让原本存在的工作效率低落、生产力障碍等,被放大检视。企业得先应对组织内部挑战,才可能既减少工时、又提高获利。

不同产业、员工属性,休假方法有别

倘若你有意在自家企业推行周休三日,不妨借镜前人经验,参考以下三步骤:

一、 评估自身产业与业务合适度。

采行责任制的知识服务业、资通讯产业及部分金融业,较容易调度、安排长假,以此吸引关键人才。制造业、服务业则在总工时不变的前提下,弹性调度工作日。

然而,前述食品大厂人资经理提醒,一周工作五天缩短为四天、每天工时增加两小时,虽能达成周休三日,却不见得受到每位员工欢迎。她解释,制造业的产线人力多为周边居民,「有家庭的员工,重视准时下班更胜于放假,」反之,时间弹性的年轻人则乐意配合调度,建议依照自家员工属性占比,评估可行性。

韩国浦项钢铁也采行类似做法,但更弹性。它在今年一月宣布,以两周为单位,若单周平均工时达四十小时,第二周的星期五就无须上班,只工作四天。

工时调整也会产生纷争。居家清洁业者妈咪乐总经理龙耀宗指出,他在相同工作分量下,把工时减为每天七小时,工资不变,却收到客户抗议,认定片面减少工时是违约行为。这让他意识到,服务业亦须顾及客户观感,积极沟通、按工时比例退费,才获得认同。

二、 培养员工自律与互信文化。

纵使产业属性、员工组成不同,但培养自律、有责任感的员工,且劳雇双方有互信基础,是减少工时的两大要件。

寓意科技执行长施政源回忆,营运至今十二年,他从未否决任何休假申请,原因就在「每个人都qualify(够格)。」他点出,「维持开放的前提是大家都必须专业(professional),不然就会变成劣币驱逐良币,弥漫怠惰风气。」

首先,它每周举办教育训练,从专案管理、时间分配方法,到调适压力的正向心理学都有。施政源认为,这不只是学习,也在对焦团队共同语言,理解什么样的工作态度、模式是众人有共识的「好」。

「看起来会浪费一些时间,实际上很划算,」他坦言,中小企业很难吸引业界最顶尖的人才,更需要自行摸索、训练具有自律意识与能力的员工。

同时,各部门每周都有固定的工作会议,每个人都得报告工作进度与难处,互相交流。除了方便主管掌握、督促个别员工的动态,还能增加互信。

休假用专案申请、公平安排数量

三、 适时建立防弊、汰除制度。

除了上述要件,企业也必须维持公平环境,对员工期待明确,选择对的人上车,让不适任者下车。

寓意科技在创业前六年曾是无上限休假制度,直至一九年,开始管理休假数量,改为专案申请,员工可以依照自身工作绩效申请特殊休假,支薪、不扣特休,最长可达一个半月。该公司人资主管回忆,由此转变的主因是「公平性」。

「每个人认知的『公平』是不一样的,」施政源举例,业务主管每年扛数千万、破亿的业绩数字;初阶专案经理负责的客户总营收约七、八百万,但服务过程也付出许多劳力。「两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忙,该怎么衡量休假数量差异?」

他认为,每个人应得的休假数量没有标准答案,因而鼓励员工,自认不只尽了本分,还达成超乎组织共识的期待时,以卓越绩效为自己争取假期奖励。「只要你能拿出成绩佐证、做好代班安排,我没有否决过任何申请,」施政源说。

然而,也因为组织对员工的期待明确,一旦有人明显跟不上节奏,他也会尊重人资与直属主管判断,请不适任者离开。

他直言,「我可以开放,给大家更好的制度、环境,回过头来,我也必须维持所有员工的专业一致性,才能相辅相成。」

台湾的缺工潮仍在持续,一○四人力银行调查指出,工作与生活平衡成为新世代求职者在乎的要素之一。面对这群潜在人才的需求,企业须及早准备,才能成为工时革命浪潮中的赢家。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商业周刊》网站。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商业周刊第18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