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两岸一线滨江建筑 严控建筑物高度和面宽
黄金三角区 西十公里:近代广州 中十公里:现代广州 东十公里:生态广州 制图/杜卉
今后,珠江两岸一线滨江建筑将严控招牌广告牌,滨江一线建筑高度和面宽都有严格控制,以形成“前低后高,错落有致”的丰富空间层次。近日,广州市国土规划委发布了《广州市建筑景观设计指引》(下称《景观指引》)成果,在用地设计条件、规划审批阶段中对建筑方案进行引导,其中还提出,尽量避免兴建单独式的过街天桥或步行连廊,也不推荐在禁建区的街道公共空间设置机动车停车、围栏或围墙、独立广告牌、自动公共厕所等。
据了解,《景观指引》的内容共8类16项。在实际应用中,《景观指引》将作为指导城市设计、编制城市设计导则的指引和政策依据,并组织制定城市重点风貌保护区域巡查制度,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景观指引》提出,秉承传统山水格局,充分结合广州的人文要素及历史景观特色,赋予城市个性化的空间形态特征,塑造完整的、特色鲜明的城市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文化发展脉络。
通过簇群式地标建筑来统领城市天际线。原则上临湖泊等自然水面、绿地、广场、山体等开敞空间以及重要道路、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建筑单体应按前低后高原则控制建筑高度,其中一线建筑高度原则上应少于建筑退让开敞空间和保护建筑的距离,并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面宽,形成“前低后高,错落有致”的丰富空间层次,结合夜景照明,丰富人们对城市天际线的感知和体验,推动城市天际线控制的规范化。
《景观指引》特别以珠江滨水建筑作为范例,建筑风格多样,以塔楼为地标塑造天际线,同时滨江建筑前低后高,营造丰富滨江簇群式天际线,高低错落,富有节奏。
城市纬度: 公共空间岭南风 不推荐流动公厕
《景观指引》提出,注重良好公共环境的营造。提高公共空间覆盖率,依托一江两岸,建设高品质的滨水空间。提升公共空间的绿化品质,突出岭南风格,传承骑楼、岭南园林等适应气候、地理环境的建筑形式与空间组织方式。
推广绿荫廊道和绿荫广场设计, 注重街道交通功能、城市智慧管理功能与市民活动空间环境一体化设计;引入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元素,突出街道人文特征,实现复合街道功能,以促进街区发展。
《景观指引》推荐首层公共功能空间。不推荐在禁建区的街道公共空间设置:机动车停车、围栏或围墙、独立广告牌、自动公共厕所等。
同时,适度开放首层人性化公共空间。鼓励办公商务区建筑在首层设置零售、大厅、餐饮、康体设施等活跃的功能,代替或削减大型的商务大堂等私密性功能空间,以提升行人公共空间体验。在行人尺度界定线以下鼓励通过设置骑楼、底层架空以及通透玻璃等设计手法,适当提高临街外立面的通透性和视觉连续性。
要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整合地块、街道、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绿地形成绿廊,提供雨水调节空间,实现雨水过滤和渗透,发挥水道传输作用排放至河道。
《景观指引》提出,构建安全舒适、通达的步行系统,高品质慢行交通提升舒适的步行体验。因地制宜推广街区制和窄马路、密路网设计,形成层级清晰、功能明确、方便快捷的道路体系,便于提升行人过街的步行体验以及城市交通的安全性。鼓励绿色出行,规范自行车道及停放设施的设置,完善城市慢行系统。
步行连廊和天桥等应结合人流量大的设施或建筑设置,除跨越快速路或城市主干道外,尽量避免兴建单独式的过街天桥或步行连廊。鼓励将街区内步行空间连续化和对公众24小时开放,形成整体、宜人和便捷的步行系统。属于公共开放空间的步行连廊和天桥可不计入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步行空间应按照地下、首层、地上跨越等进行分层控制设计,通过遮阳挡雨设施和易达的人行垂直交通、无障碍设施、景观小品等人性化的设置,提高街道层的步行空间体验。
推行人性化的道路交叉口设计。城市次要道路及支路推行小转弯半径道路设计,通过紧凑的设计既保证城市车行交通的微循环,又缩短人行过街的距离,提高人行的安全感和舒适度。
倡导出入口功能性分类布局。停车场(库)出入口应当设置缓冲区间,缓冲区间和起坡道不得占用规划道路,起坡道尽量在建筑内部设置,闸机不得占用规划道路和建筑退让范围,入口闸机宜设置在入口坡道底端。
根据《景观指引》,政府机构、学校、指定的风景名胜区、重要文物古迹、纪念碑或地标建筑场地、主要城市街道或风景街区沿线、高快速路两侧及入口、人行天桥外不得随意设置广告标识。严控珠江两岸一线滨江建筑设置招牌广告牌,形成精致的滨江城市景观。
《景观指引》还引导规范的建筑标识、招牌、广告牌设计,建筑标识的设计应考虑与建筑整合、指引清晰化、科技化并兼具艺术性,达至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化、景观化。应注重对建筑标识的精细化和合理设计,其材质和配色应与建筑本身的材料和配色相和谐,一般应该结合建筑立面进行设计,设置在建筑的轮廓线以内,不应影响建筑的形体,也不应覆盖建筑或模糊建筑的形象特征。主要墙体标识、窗户标识及垂直突出墙面的标识应设置在建筑指定标识区。
同时加强建筑场地的一体化及无障碍设计。统筹建筑退界区与街道空间,其场地高程、无障碍设施、景观等应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管理,做到统一、协调和人性化。加强道路附属设施、临街界面、公共艺术品等的景观一体化设计,使街道空间和建筑退界区形成连续、有机的整体。
《景观指引》提出,要充分考虑亚热带气候环境的建筑通风、遮阳效果,采用绿色低碳的设计技术和策略,优先选用本土、环保、可再生循环和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合理设置立体绿化,改善人居环境与微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