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大庄国小推铁道旅行特色课 带孩子成「城市旅行家」

大庄国小学生参观城隍庙。(图/新竹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记者蔡文绮/新竹报导

香山区大庄国小今年起发展「铁道旅行特色课程」,搭配三姓桥车站的落成,由老师带着孩子亲自规画铁道之旅,让孩子学会利用交通设施,并在规划过程中深入调查城市景点,也实际走访挖掘家乡特色,培养大庄孩子成为「城市旅行家」!竹市林智坚表示,大庄国小以实作带学生深度认识家乡,也实践了「自发、互动、共好」的108年课纲精神

大庄国小校长许雅惠表示,不同于传统的校外教学,这样的「旅行课」实为深入家乡的各景点特色,由老师配合各点导览员,让孩子透过参观、甚至是手作,以体验学习取代纸上谈兵,也借由带着孩子设计行程,让孩子必须针对城市各景点深入研究查资料,并规划路线,更实际学习搭乘不同交通工具包括火车公车等的转换,掌握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

许雅惠表示,为结合「自发、互动、共好」的108年课纲精神,学校积极推动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让学生能活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并反思自已的学习历程,带领学生走入世界并实践于行动之中。

她说,教学团队共同创发『康庄铁道行~新竹小旅行』校订课程,并区分为:美感艺术线、生态探索线、在地文史线的三铁共构路线。如「美感艺术线」便带孩子搭火车,从火车站启程,前往新竹美术馆辛志平故居等,踩点市区重要古迹,也透过美术馆当期「折思李泽藩折纸艺教艺术展内课程学折纸,增加课程的体验式学习。

「带低年级的孩子搭火车,学校老师刚开始当然会有所担心。」老师芳智表示,勇敢尝试,会让孩子们长大了,随时带他们出门旅行,都觉得越来越安心!只要克服带学生搭火车是危险的恐惧,就可以让孩子学习视角不局限课本,让学习变得更有质感

二年戊班吴以柔同学对于新竹美术馆历经三代建筑更迭的历史演进,留下深刻的印象。随行的以柔妈妈发现小孩们看到美术馆的玻璃楼梯都感到惊奇不已。而位于美术馆二楼「折思-李泽藩的折纸艺教」艺术展中,有许多使用纸箱做成的动物,非常活泼可爱。

高年级的进阶版旅游课程,则为「在地文史线」:从新竹火车站出发,沿影像博物馆东门市场消防博物馆—城隍庙—北门街,再坐公车前往南寮鱼鳞天梯,是由主任在社会领域课程中带领学生自己设计行程,还增加搭火车到市区转公车的挑战,透过一整天体验,孩子都能发现「旅行的目的地不是重点,最重要的应是过程中的体验及感受!」

五年丁班薛丞恩同学说,为了结合社会领域第六单元海洋资源单元,全班共同规划,访一趟新竹南寮渔港,理解海洋资源的参访行程,让书本知识变成一趟充实好玩的城市小旅行,比起课本上的文字图片,实际走访感受海风海味,才真的对海洋、家乡特色有了不同的体会。

新竹市政府教育处表示,新竹市的教育力在各项评比皆名列前茅,除了硬体设施的改善,在课程与教学的创新,也蓬勃发展,例如内湖国中茶花课程、南隘国小的珍隘稻米课程、虎林国中米粉课程等等都非常有特色,希望在这座幸福城市里的所有孩子,都能快乐成长,多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