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猴、机车竟是这样来… 解密你也不知的台式国语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机车」、「杠龟」、「抓猴」等这些台湾人耳熟能详词汇,究竟是怎么演变来的?新北市立图书馆30日邀请台湾文史作家,也是《台湾人也不知道的台式国语作者曹铭宗开讲,告诉大家国人天天都在用,却不知道的「台式国语」来由。

野柳」源自于西班牙语、「高丽菜」则从荷兰语而来、「莲雾」其实为印尼语、「瓦斯」是日本语,这些每天使用的「国语」,怎么会有各国的踪影呢?根据《联合报》报导,曹铭宗解释,这是台湾400年来的历史政治文化,因为过去从原住民、荷兰人、西班牙人、清朝人、日本人、外省人客家人,都曾在这块土地留下痕迹

再来则是「摃龟」,曹铭宗指出,其实跟乌龟一点关系也没有,台语中的「摃龟」是由日语「su-kong-ku」简化来的,但日语又音译英语的「skunk」(臭鼬),代表被被臭鼬喷到很倒楣,有零分惨败之意。

至于被征信社拿来作广告的「抓猴」,曹铭宗谈到,这须追溯到连横的《台湾词典》,「奸夫曰猴。台人捕猴,必断其尾,则猴不敢逃入山,恐为同类所噬。捉奸者必割其发,以示惩罚…」,此外早期妇女也经常称丈夫为「老猴」,因此抓出轨的老公,当然就是「抓猴」。

其他像是用来骂人的「机车」,曹铭宗表示,这话是从女生生殖器「膣屄」(音似「机掰」)谐音而来。另外,台语的「五四三」,曹指出,有人考证《诗经》首篇「关雎」,章法段落分成五章、四章、三章等,未有定论,往后就把议论纷纷却没有定论的事称之「五四三」,也代表也代表有人随便说话、做事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