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公有事业公司治理 谦卑的必修学分

新加坡公有事业控股公司淡马锡所属上市公司泰半董事皆为独立董事,由公司自主选任,是公股管理值得一提的案例。图/路透

近几个月来,泛官股上市公司的劳资争议、又因为法令遵循与内部控制的缺失被美国重罚上亿罚锾,引起社会大众哗然,各主管机关忙于因应,国内气氛剑拔弩张,千头万绪。殊不知公有事业的经营若无法从根本整治,提纲挈领,便容易让政府对泛公股事业的管理捉襟见肘,事倍而功半。

政府将特定事业收归公有经营,常见以下原因:(1)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比起私人经营者更可靠、(2)市场监理者认为寡占较不可行或较无效率、(3)支持各种经济或策略的目标,来保障国家的利益。由此可知,公有事业的营运良窳与民生福祉及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鉴于公有事业的重要性,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去年(2015)发布了最新的《公有事业公司治理指导纲领》,其中第一、二项纲领,就是良好治理的基础,其内容是:政府要有所有权政策,并对人民说明、政府如何做好一个专业的所有人(股东)。笔者认为十分必要推荐介绍给国人知悉。

首先,政府的所有权政策包括:(1)将该事业归属政府所有来经营的依据或根本原因、(2)政府在公有事业公司治理所扮演的角色、(3)政府如何执行其所有权的政策,(4)以及执行其所有权政策的相关政府部门或机关其个别角色与责任。

而所有权政策的第一项最为重要,各公有事业由政府来经营,终极目的,应该是透过公平且有效的资源分配,对社会产生最大价值,而公平与有效则会随着环境、科技不断的变动。因此,主管机关应该定期检讨政府经营的依据或目的是否已经变动,是否已具备条件朝向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来进行民营化?

定义所有权依据及原因是政府的责任,而且,不论执政党是谁,都应该明确地与大众沟通,以及与执行所有权政策的所有政府部门沟通。而所有权政策应该是公开的资讯,可以被一般大众取得,并在相关部会、代理机构、公有事业的董事会及管理阶层,与立法机关之间广为宣传,以为共识基础,如此,就可以进一步客观地讨论公有事业的经营绩效与其所肩负的政策任务。

而大家普遍谈及的公股管理,其实重点在于政府对于这些公有事业,如何成为一个专业的股东。我们可以试想,自己持有上市柜公司的股票而成为其股东,每位股东是否能够或需要亲自对公司下指导棋,大家应该都会同意由政府确定目标与任务,并由专业的董事及经理人透过适当的权责划分来负责经营。以新加坡公有事业控股公司淡马锡所属上市公司泰半董事皆为独立董事,由公司自主选任,运作顺畅值得一提。

政府对完全持有、或身为大股东的公有事业,要建构完整的公有事业绩效考核机制,建立透明的董事会提名制度,遴选具备:判断力、正直性、团队合作观、独立性、创造力、愿意承担任务,对外有沟通能力者组成董事会。取代政党轮替公有事业必须更换首长的旧习,才能迎合全体国民「好的存续」,「不好的努力改进」谦卑的一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