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国土计划法 不能先求有再求好

政府有必要调整对待农民方式,透过科技协助让农民能自力更生,不再处处依赖政府补助过活。图/本报资料照片

研议多年的「国土计划法」,政府预计明(2025)年4月30日正式上路,目前除了中央地方互杠,中央和立委的意见也有所分歧,实际上存在许多不满的声音。其中,最大的反弹声浪是被画为农业发展区的限制,尤其农一和农二的建蔽率和容积率都较过去被限缩,想转为其他用途也更加困难,自然引发农民的疑虑和抗拒心理。

█台湾农地价值长期被低估

台湾农地的实质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政府需要负很大的责任,原因在于政府为编列各种农业补贴,在各种公开场合不断宣扬农业有多重要,农民生活多么困难,务农如何辛苦,需要特别照顾扶持(如「三保一金」四大农民福利体系),许多不需要缴税。久而久之在一般民众心里产生「农业需要处处依赖政府救助才能生存」的弱势印象,也导致农民职业由农业流向非农业。加以职业是社会阶层区分的具体指标,农民多半不愿意自己的子女继承衣钵继续务农,试问有多少儿童作文写「长大的志愿」是成为农夫的呢?政府有必要调整对待农民方式,透过科技协助让农民能自力更生,不再处处依赖政府补助过活。

想要真实反映农地价格,平息纷争,让「国土计划法」上路,至少应纳入三大价值并将其转为经济价值,方可平息农怨:

一、农地的「耕作」价值。根据联合发布的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约有23.3亿人,面临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到2030年将有约5.82亿人,处于长期食物不足状况。受到地区冲突、气候变迁和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连同健康膳食成本高昂、食物环境不健康和不平等现象,导致全球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恶化,台湾同样需要维持足够的农地来满足国人的需求。为此农地的耕作价值依旧存在甚至更高,不应被低估。

目前国内可请领农业绿色环境给付的农地近30万公顷,应扩大来推动,日本政府正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型农业直接支付补助金制度,来激励有机友善等农业经营(农业部刻正建构农业堆叠式给付措施)。另,随着科技育种,AI技术,智慧农业,生产管理智能化等扩大运用,台湾究竟还需要保存多少农地?需重新评估,精准规划。

二、农地转作其他用地的「增值」价值。农地价格受到地区差异、土地品质、市场供需状况以及其他因素影响,通常位于城市周边或发展迅速的地区,农地市价可能较高,而偏远地区或人口稀少地区的农地价格可能较低。一般工业用地跟农业用地,价格至少差了3倍以上,一旦划入农一农二土地不仅价格大幅下跌且很难变更,农民岂不抗拒,如何透过增值税征收并纳入农业专款专用,缩短两者差距,可缓解农民抗拒心理。

三、农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农地之生态系服务(ecosystem services, ES)包含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缓减洪水泛滥、调节极端气候、碳吸存、营养循环、土壤保育、废弃物处理、植物修复、生物多样性维护、病虫害防治、景观游憩功能与农村文化保存等。例如转作玉米、大豆等绿色环境给付计划,或是保育农田水雉、草鸮的生态服务给付,皆属于农业生态系服务,可考虑实施环境服务付款(PES),透过鼓励和奖励这些环保做法,我们也可以培育一个更具弹性和生态平衡的农业系统。

■硬推改革,恐比不改革的后果更糟

学界估算过,以水稻为例,农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可能是农作物产值的6~7倍;另透过CVM条件评估计算出每公顷农地的生态系价值超过500万元,这些都应展现在农地价值;尤其农业生态红利该如何做合理分配,政府须提出具体作法。想要推动传统农业朝向生态农业转型,不能只靠补贴,更需要有长远且完整的培训计划,技术传授,低利融资贷款和行销规划。

国土计划涉及庞大利益,也攸关台湾未来的生存发展,台湾需要的是一张完整的蓝图,不能老想着拿「先求有再求好」当卸责借口。有些改革确实很难一步到位,但「先求有再求好」的改革,有时候却比不改革的后果更严重。问对问题答案就出来了,政府应尽快调整农地价值,缩短与其他用途土地的价差,才能让「国土计划法」顺利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