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为何ESG不仅是绿色泡泡

ESG投资经过十多年发展后,于疫情爆发的2020年写下了新页;2020年第四季可谓是分水岭—流入ESG投资策略的资金创下了1,520亿美元新高,ESG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创纪录的1.6兆美元水平,推出的ESG产品多达196支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愈来愈多机构投资者都在制定ESG的长期计划,即使在疫情平息之后,也不太可能将这些计划束之高阁。

大家愈来愈认为,责任投资不仅能降低风险,同时还能提高绩效。它俨然成为一股变革的力量,有助于保护环境、增进多元共融、促进社会平等,并落实企业治理。

而亚太地区的投资者也意识到:ESG不仅是一种让人感觉良好的投资策略而已。它确实能带来优于非ESG指数的绩效表现。2021年是如此,预料2022年亦然。

事实上,机构投资者愈来愈相信ESG具有超额回报的潜力,而不仅仅是一种公关噱头。在法盛于2015年发布的《全球机构投资者调查》中,有半数受访机构认为ESG中存在超额回报,而到2020年,相信ESG存在超额回报的受访者比重已超过六成(62%)。更多的受访机构还认为ESG会带来较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2020年为29%,而2015年为15%)。

专业投资者采用ESG的比率也更高。法盛的数据显示,实施ESG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已从2019年的六成左右(61%),至2021年攀升至七成以上(72%)。

监管推动永续发展管理措施

这种有利的趋势将进一步增长,因为资产所有者和资产管理公司正面临着来自监管机构的外部压力,这也会推动资产管理业制定更多的永续发展措施。

全球监管机构会持续督促资产拥有者和资产管理公司在投资时考量永续议题。欧盟已提高了企业报告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公布环境永续经济活动的非财务报告。

尽管亚洲落后于西方同行,但在监管方面正急起直追。新加坡的监管机构已经制定了环境风险管理的指南,而香港也考虑要求企业和投资者在2025年进行强制性的环境风险披露。台湾监管机构也在拟定新的ESG规则以防止漂绿。

虽然与欧洲相比,亚太地区在ESG投资的起步晚了许多,一直是到近期才开始成为亚太地区的关键主题,但疫情对推动ESG投资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

从现在起,亚太地区的投资者可能会加速采用ESG投资。亚太地区的年轻族群,也开始感受到建设未来更美好的世界的重要性。而亚洲有愈来愈多来自大型资产拥有者、主权财富基金、企业退休金,人寿保险甚至私人银行的征求提案文件(RFPs),也都强调需要强大的ESG投资能力。

ESG策略多元舖陈

我们也看到,不仅实施ESG策略的专业投资者大幅增长,他们还将ESG策略做更广泛的延伸。我们相信,面对ESG必须采取多元的作法,因为相关议题本就复杂;它们根深蒂固,由来已久,解决起来也会是个漫长的过程。

在投资流程中整合ESG因子,是指在投资分析中,考量可能对企业表现产生重大影响的ESG因素,而机构和基金买家则是最常整合ESG于投资流程中。不过,根据法盛2021年的《ESG投资者洞察报告》,鉴于ESG可以考虑的因素范围广泛,可能很难知道哪些数据资料对分析来说是重要的。

专业投资者也严重依赖负面筛选作为其ESG策略的一环—也就是将视为不道德或对社会有害的企业或行业排除在其投资组合之外。尽管这种作法有助于投资绩效,但几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此举能有助解决社会问题或完善风险管理。

从积极拥有权(active ownership)角度来说,投资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拥有权来影响企业行为,以确保企业能够更好地承受系统性转型。报告显示,更多的专业投资者也参与了影响力投资,旨在实现财务卓越绩效的同时,也能为解决社会挑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