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传真-雪卡毒素 不能忽视的食安风险

实际上根据官方统计,台湾石斑鱼总产量共19,879公吨,其中近海捕捞260公吨,沿岸捕捞110公吨,海面箱网养殖884公吨,内陆养殖石斑鱼18,625公吨,并非全属内陆养殖,还是存在中毒风险,蔡政府应该立即对国内生产石斑鱼(包括捕捞及养殖者)进行雪卡毒素检测并附上检测合格证明,才能让国内外消费者都能安心。

目前国人普遍对此毒素认知不足,误食风险高有必要加强宣导。雪卡中毒是因摄入被雪卡毒素(CTX)污染的海鲜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之一,该毒素是由底栖双鞭毛藻Gambierdiscus 和Fukuyoa所产生的强效神经毒素,比河豚毒素强100倍,无法透过烹饪来预防,会对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由于雪卡毒素不会改变鱼的外观、味道或气味,很难从外观判断鱼是否受到污染,加以烹饪不会破坏毒素,食用中毒的风险高,该毒素主要集中在鱼肝、鱼肠、卵巢、眼睛和鱼头、应该尽量避免食用珊瑚礁鱼类的这些部位。

据报导,雪卡毒素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最近已扩展到温带水域,估计全世界每年多达50,000起雪卡中毒病例。尽管雪卡毒鱼中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CFP)的发病率很高,但CTX发生的潜在因素仍不清楚,原因在于鱼类和食物网中的毒素转移和动力学相当复杂。目前已有超过400种鱼类可以成为CTX的载体,其中大多数是高价值的商业鱼种,最容易引起雪卡中毒的鱼是大型食肉珊瑚鱼类,如梭鱼、石斑鱼、海鳗、海鲈、苏眉鱼、玫瑰红斑、鲭鱼、鹦哥鱼和红鲷鱼等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将对渔业和食品安全产生高度风险。CFP最典型的症状是热觉倒置(痛觉异常)以及感觉异常、疲劳、关节和肌肉疼痛、呕吐和腹泻。

CTXs透过以Gambierdiscus或Fukuyoa为食的草食性鱼类或底栖无脊椎动物,进入海洋食物网,这些生物大多数是肉食性物种的重要食物,该毒素在鱼类顶级捕食者体内积累和生物转化。野生石斑鱼、鲷鱼和鯵科鱼类(Amber jacks),因CTX积累能力提高而受到禁令或限制。

美国部分州也经常发生居民、游客、钓客,误食含雪卡毒素的珊瑚礁鱼类,为此美国夏威夷大学在其于外海进行水产养殖的箱网设施中,调查发现,箱网内的养殖鱼类包括Kahala、Pacific threadfin、Almaco jack等)未含有雪卡毒素,但在81尾野生Kahala中约7.4%筛查雪卡毒素呈阳性。台湾养殖石斑鱼固然多数系于陆上养殖,但在澎湖和屏东地区,仍有使用箱网来养殖石斑鱼的情况,是否也得到与国外研究相同结论,台湾政府应该拿出可信经得起检验的检验数据,才有助于台湾石斑鱼输日及美加等。

台湾曾发生多起因食用雪卡毒素鱼类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由于气候变化、海洋酸化、近海建设和养分流失,珊瑚礁恶化,雪卡中毒的风险大幅提高。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商业上可用的、快速的、具有成本效益的鱼类检测产品,且缺乏生物标志物来确认人类的诊断。随着全球对海鲜的需求不断增加,国际海产品供应链比本地或国内贸易的供应链更长、更复杂。

为了国人食用安全及渔产品外销,蔡政府除了应加强对社会大众(包括渔民、鱼贩、水产加工厂作业员和餐饮业者)及医疗保健相关人员,提供有关CFP的防治教育外,更应该针对台湾食用珊瑚礁鱼种及栖息海域,实施雪卡毒素监测计划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并制定在不损害渔业的情况下,来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法规(如香港制订进口和售卖供人食用的活海鱼-作业守则),同时加强与国际资讯交流,才能远离误食雪卡毒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