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了 就跳进社会搅和吧

图、文/非池艺术

台湾大专院校里,40多所艺术科系,每年培养出上千位艺术专业人才,最后成为专业艺术家的人,只有寥寥几人。

进到艺术相关科系的学生,孜孜矻矻念了4年后,却发现当一位艺术家很辛苦,想靠艺术养活自己,更是难上加难。台湾艺术大学雕塑学系老师北辰认为,艺术产业出现学用供需落差时,学生不用把自己的路想得太窄,美术系毕业,其实不一定就得当画家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教育研究所老师吴岱融也认为,艺术这条路,要走很辛苦,「不当艺术家也没关系」。

其实不当艺术家,还有很多路能走。吴岱融表示,艺术相关科系的学生毕业后,也能选择从事艺术相关工作。她举例说明道,像是画廊策展工作室助手、艺术家学徒等,这些工作虽然属于艺术创作的「外围」,但在艺术产业营运上,却是必须存在的环节

多方涉猎触类旁通 将所学转化成优势

杨北辰则表示,学生若不从事艺术创作,便要积极思考大学所学的艺术技能,如何与自身兴趣结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他认为,艺术所学科目虽然冷门,但只要学生愿意去思考、拓展视野,就能在其他行业里找到艺术技艺着力点,冷门学科瞬间能变成优势竞争力。

杨北辰则举服装造型顾问说明道,一个艺术科系里的学生,假若他成为画家的能力只有70分,要当职业画家比较勉强,但如果学生愿意走进服装造型产业,肯定有90几分的表现。杨北成解释说,画家在创作时,必须处理成千上百的颜色组合,才能精准地传达出创作意境。但服装造型要处理的颜色组合,不外乎鞋、帽、裤、群、衣装配件种类,如果处理颜色的技艺能与服装造型领域做结合,艺术相关科系在色彩搭配时定有足够的优势。

可是,像这样的就业连结,则需要学生自行去发想、积极去寻找可能性,而非被动等待机会。杨北辰则建议道,学生除了在学时得妥善规划课余时间,积极拓展专业领域以外的视野,毕业后更要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技艺,「转化成有利的武器」。这个有利的武器,将伴随着学生进入社会布局,在每个行业找到竞争优势。

台北艺术大学艺术跨域研究所老师黄建宏则观察道,艺术科系毕业的学生,如果要投入社会里就业的话,可以将自己定位成「视觉创意的管理发展人才」,运用在校习得的视觉创意专业,进入职场服务各个产业。…更多内容请看http://artemperor.tw/focus/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