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完全指考化 没时事题
110学年大学学测23日傍晚考完,考生脸上带着笑容,轻松地步出考场。(姚志平摄)
今年大学学测最后一科考科为自然科,教师认为出题完全「指考化」,题目叙述隐晦,创下近10年最难,考生如果没有精读课本,甚至没有读到选修内容,恐将完全不会写,「对二类组学生来说,是虐待,很残酷!」生物科和化学科都没有时事题,如疫情和莱猪等,相当可惜。
补教名师游夏老师认为,今年学测自然科考试题目出得非常仔细,并且题意不易理解,时事题也没有涉及,包含新冠肺炎还有基因编辑等热门科普时事,通通没有出现,疫苗在题目中也只是稍稍带过,且图表题很少,与近年出题趋势完全相反。
建国中学教师刘玉山、周丽芬以及新北高中教师沈家玉认为,今年学测生物较有利于第三类组,多选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年来每年增加1题,动物学也考很多。验孕笔这一题考得相当不错。但另一方面学测生物图表题仅3题,植物学仅1题,都是以3年来「每年减半」的速率骤减。细胞学方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非常重要,都没有出,疫情这么严重,却一题时事题也没有。
全国高级中等学校教育产业工会评论整份考题,认为实验操作题型低,命题章节分布不均,化学科方面,有机化学命题比例偏高,占5题;生物科部分,则是动物生理学比例偏高,共7题。
台中一中考生郑宗仁说,今年自然科考题可能是在近10年来考题中最需花时间作答,不过,作题时间还算宽裕。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物理科题型计算量偏多,且计算过程复杂,大多要以2个以上的算式才能获得解答。
台中一中考生江基念及陈胜诞都认为,自然科考题属于中偏难,考很多比较细微观念,可说属于段考的考题,鉴别度应不高。生物部分考不少过去较冷门的遗传、环境及族群等范围;化学有很多化合物结构题及键结观念,地科部分没有出最难的天文题,且台风题目作答方向并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