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鄙视链”:天河、海珠、越秀、荔湾 谁是未来NO.1?
本站房产报道 截至今年3月,广州共认证总部企业达到370家,其中120家为国际500强企业。
纵观广州总部经济版图,市区独占鳌头。越秀、天河和黄埔(含原萝岗区)集中了全市六成以上的总部企业。其中,又以天河占比最重、企业最多。
据统计,仅去年,就有10家世界500强项目进驻天河,包括仁孚汽车(中国)总部、苏黎世保险集团广东分公司、安达保险广东公司等知名外企。目前,天河区市级总部企业占全市超过30%。
但曾几何时,越秀才是总部经济的发源地。作为广州经济总量最先迈入千亿级的区域,环市东是广州第一个CBD,吸引了不少总部企业。直至亚运前后,珠江新城板块迅速崛起。随着珠江新城的CBD地位日益稳固,总部企业逐步撤出越秀——至2016年底,越秀区内的市级总部企业为65家,仅相当于天河的一半。
市区总部经济的下一个黄金地带会在哪里?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认为,在可预见的期限内,珠江新城的总部核心地位不会动摇。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电商总部聚集区则是重点发展区域,三者共同形成广州总部经济的“黄金三角”。
从环市东到珠江新城,再从珠江新城延伸至金融城、琶洲区域,广州总部经济的聚集方向与城市发展方向相吻合,不断向东南转移。反观越秀、荔湾等老城区,从曾经的企业聚集地,逐步降至总部经济末端。
对此,《城市战争》公众号主笔孙不熟坦言,老城区土地资源太少,搞经济一般搞不过新城区,不如调整区域定位,主抓文化服务、政务服务、教育服务。
天河:“老大哥”地位难以撼动
“老广”们谈起珠江新城,情绪大多很复杂——这里曾是一片杂乱的农村,与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区不可同日而语。在老东山长大的陈女士回忆,高中时同学们相约到天河聚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怎么选那么偏僻的地方?”
时代的洪流改变了城市重心。1999年,珠江新城开始建设;2004年,广州宣布申办亚运会,珠江新城建设全面加速;2016年,东塔竣工,珠江新城建设基本宣告完工。至今,尚不足20年。
与老城区动辄上千年的历史相比,珠江新城的发展过程不过短短一瞬,却成为了全广州最强劲的经济驱动器,带领整个天河区弯道超车,成为无可争议的广州经济核心区,也成为了总部企业进驻广州的首选区域。
截至2016年底,天河区GDP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已有160家世界500强在天河投资218个项目,占广州市55.6%。广州市认定的总部企业达111家,占广州市30%。其中,绝大部分位于珠江新城。
伴随着总部企业的先后落户,珠江新城日趋饱和,天河迎来“后珠江新城”时代——总部经济战场延伸至金融城、天河科技园。
《广州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要求,加快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建设。前者“高大上”,着重发展金融总部,重点发展消费金融、科技金融等金融新业态。后者强调“创新、科技”,瞄准当今前沿技术,特别是IAB(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疗与健康)产业,打造科技企业总部集聚区。
本站房产获悉,智慧城规划面积63平方公里,现有中移互联网、中移动南方基地、中兴通讯广州研究院、本站、酷狗等科技企业1800多家。目前,天河正围绕打造广州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加快推进天河智慧城建设,在去年新增90万平方米科技写字楼及孵化器的基础上,今年可再建成产业载体110万平方米。
政策、经济双重驱动,让天河区牢牢站在广州总部经济版图“鄙视链”的顶端。“天河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其他区都没法比。”孙不熟认为,天河是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总部经济中心的最佳承接地。
从硬件设施来看,全市超甲级写字楼基本都集中在天河。在2017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天河区区政府介绍,以珠江新城为核心的天河中央商务区,辖内有甲级写字楼118栋,广州前10大高楼有9栋位于此地。世邦魏理仕研究报告显示,2015-2018年广州全市新增写字楼供应将达368万平,其中45%位于珠江新城,金融城占15%。从软件设施来看,天河的总部经济基础夯实,至今已沉淀了几千亿资金,具备压倒性的优势。
与之相应,珠江新城的总部经济地位也无可动摇。彭澎认为,珠江新城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亚运会决定的。除非广州出现一个类似亚运会的重大事件,突然在某一个区域加大投资,否则,珠江新城的核心CBD地位不会改变。
“珠江新城的保底定位,至少是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华南区总部聚集地。再往高,就看能否和北京、上海争夺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部。”孙不熟称。
珠江新城部分名企
“再过5到10年,琶洲就将代表未来的广州。”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如桂曾公开表示对琶洲的期待。
“后珠江新城”时代,琶洲正是风头最劲的总部“新秀”。与边建设、边摸索的珠江新城和金融城不同,琶洲电商区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产物”,以土地资源作为诱饵,吸引总部企业入驻。
按照广州政府的设想,未来3-5年时间里,要把琶洲A区打造成国际一流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吸引国内外互联网顶级互联网企业,为此,早早为琶洲预留了交通、商业等配套体系。规划细致到什么地步?连写字楼下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都考虑到了。
“政府要吸引大企业来一线城市投资,要让企业看到政府的诚意。怎么才能看到诚意?一线城市地价昂贵,土地就是最大的诚意。”琶洲电商区的商业用地,大部分有“内定”买家。有业内人士表示,琶洲电商区最初定向出让用地时,曾遭到过业界质疑。但后续招商证明,定向出让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容小觑,成功引进了大量互联网巨头,带来腾讯、阿里、复星、唯品会、小米、YY等知名企业,入驻业务包括微信、QQ邮箱、阿里移动事业部等重要产品。
去年8月,国美拿下最后一宗地块,琶洲电商总部区全部商业土地出让完毕。如今,目前,这些地块大多已开始动工建设,一片热火朝天。
按照琶洲如今的发展势头,它是否会超越珠江新城,成为下一个总部经济的核心区域?彭澎否定了这一猜测。在他看来,珠江新城的核心地位无可撼动。
孙不熟进一步解释道:“琶洲不可能超越珠江新城,它可以作为珠江新城的补充,或者说是特色型的总部经济区。杭州在电商总部经济中珠玉在前,广州做的再好,也很难超越杭州。因此,海珠区不妨另辟蹊径,利用高校、互联网产业等优势,重点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行业总部。这些方面,其他城市都还不是很强,可以作为广州的突破口。”
面对天河与海珠的逆袭,曾经的“老大哥”越秀坐不住了——这里拥有广州最早的CBD环市东商务区,白云宾馆、花园酒店、国际大厦、友谊商店、丽柏广场……它们都曾是广州的地标建筑,折射着环市东当年的繁华,甚至被誉为广州的“尖东”。
即使到今天,环市东区域依旧是越秀的总部经济集中地。据统计,越秀总部企业共362家,其中65家企业为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仅环市东区域,就集聚了超过100家总部企业,占全区总部企业总数1/3以上。
然而,随着珠江新城的崛起,环市东在广州总部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明显没落。近年来,越秀频繁提出总部经济的吸纳建议,包括环市路CBD的扩建、广州火车站升级为高铁站、建设黄花岗国家级区域创新中心、每年投入至少1亿元等政策,力争每年新增15家总部企业。
在天河、海珠的“围剿”下,越秀凭什么吸引总部企业?从政务、教育、医疗来看,目前越秀依然遥遥领先。2016年,越秀共引进98家健康医疗产业企业,其中包括万科医疗管理项目、英国高端医疗龙头保柏区域总部、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新东方点师成金项目等大型企业项目。今年,远程集团也在越秀开设了医疗会诊中心的华南总部,预计年内投入运营。
“还有一种企业可以考虑在越秀设立总部,就是与政府关系密切、业务围着政府转的。”彭澎说。
另有业内人士建议,越秀区集中了全市最好的教育资源,可考虑推出“教育绿卡”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即总部企业、创新企业人才在越秀注册公司,子女可以上好学校。
“这对企业肯定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把教育资源作为招商手段,这么做是否公平?”彭澎对此仍有疑虑。
本站房产发现,越秀早前已实施过类似政策。2007年起,越秀为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为总部企业提供优质学位。即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年为总部企业中的纳税大户提供两个区属的省一级或市一级学校的中、小学优质年度学位。到2009年,越秀区已累计为总部企业提供了省、市一级中小学优质学位近100个。
在上个月举办的越秀区重大项目签约暨政策发布会上,越秀区再度提及以优质教育招商。优质总部企业落户越秀区,可以享受包含医疗保健、优质教育、绿色通道等“越秀金卡”服务。
根据《广州市荔湾区扶持重点企业发展办法》,荔湾也提供包括优质学位在内的政策“礼包”。但相比越秀,荔湾的政府、教育资源竞争力较弱,城区空心化问题也更为明显。
从产业来看,越秀与荔湾也并不相同。荔拥号称“千年商都”,有雄厚的传统产业商贸基础,也是岭南文化重地。《广州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针对荔湾区的自身特点,提出以白鹅潭、东沙、大坦沙为总部经济发展重点。其中,白鹅潭瞄准电商、设计、时尚创意;东沙为大宗商品交易总部集聚区,适宜打造现代物流业总部基地;大坦沙集聚科技服务和文化健康总部企业 。
但孙不熟认为,无论是越秀还是荔湾,如今都已不适合和天河等新区PK经济。“再提总部经济是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它们已经走过了经济爆发的历史阶段,现在承载的经济功能无需太多,需要更多地发挥政务服务、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等高质量公共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