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新鲜人的求才季来了!企业不懂YOLO恐抢不到好手
台湾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逐年下滑,企业缺工潮来袭。(摄影・陈宗怡)
6月是毕业季,不只新鲜人求职,企业也要求才。然而「僧少粥多」却是未来的大趋势。
据教育部估计,今年台湾有约28万大专院校毕业生踏出校园,人数将创下近20年来新低,且未来平均每年减少2千人。与此同时,企业求才也相对困难:根据劳动部今年3月公布的统计,职场求供倍数——也就是企业求才数除以民众求职数,达到1.95倍,创疫情爆发以来新高。
「你只能活一次」烧进劳动市场
他们追求快乐生活,自愿离职率创新高
这股「大缺工潮」不只在台湾,欧美等主要国家也面临同样问题。除了少子化等因素外,背后更和一个名词有关:「你只能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以下简称YOLO)。
《纽约时报》称YOLO为「市场决定性的力量」,《企业家》杂志称YOLO是「企业不可不知的趋势」。财经频道CNBC称它「不仅对人们的工作有重大影响,甚至影响对学校教育的选择。」
YOLO最早是在资本市场发威,表现在「迷因股」。2021年1月起,电子游戏实体网站游戏驿站(GameStop)、连锁戏院AMC等,经营不善又没有基本面支撑,股价却因为乡民追捧而暴红,导致一些做空该股的对冲基金惨赔数10亿美元。舆论就把这种股票称之「迷因股」——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暴红的股票。
当初在网路论坛Reddit上号召人们去买这些股票者,在推特上发文称:「我做这件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创造历史。」该推文左上角标签,正是YOLO——你只能活一次。
对他们来说,既然人只能活一次,当然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同时,越来越多专家发现「迷因」的潜力。电动车龙头特斯拉(Tesla)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就说:「谁掌握了迷因,谁就掌握了世界。」
迷因力量源自「你只能活一次」,而这个精神不只影响资本市场,还已经扩散到劳动市场,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大缺工潮。
在美国,CNBC去年10月引述统计,离职率创21年来新高,所有行业共有超过1千万个职缺。在台湾,去年全年制造业缺工数创20年新高。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股「反工作潮」。据彭博新闻网(Bloomberg)今年1月刊出的一场对谈,论者提到Reddit论坛上成立了「拒绝工作」(r/antiwork)子版,标榜「快乐生活,拒绝工作」,2020年10月该版只有18万人,今年1月已增至170万人。
在「反工作」潮流下,自愿离职率也跟着创新高。去年12月《经济学人》引述麦肯锡调查,36%辞职者表示,他们在还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前就辞职。
薪资成长追不上物价涨幅
他们舍高薪,改找「感觉值得」的工作
为何人们这么轻易放弃现有工作?这和实质薪资缩水有关。
在美国,原本工资成长率一直超越物价上涨率,但去年3月以后逆转,工资已追不上物价。在台湾,每月实质经常性薪资以2003年为比较点,曾连续16年倒退,直到2020年才勉强超越2003年水准,但也只多出600多元。今年2月主计总处发布统计,由于物价高涨,台湾人的年度实质薪资再度下滑。
实质薪资缩水,带来两个结果。一是人们放弃现有工作的机会成本下降,于是换跑道、自愿离职等诱因就上升;二是因为人们赚到的钱变少,既然工作求不了「财」,干脆求「爽」:反正钱也不多,只要这工作让我不爽,我就去做别的。
此外,今年以来以美国联准会(Fed)为首的央行开始升息,过去低利率时代,便宜资金随借随有,人们可以每项业务都去尝试。但升息后,便宜资金一去不返,低报酬率业务也被市场淘汰。当手段与机会都减少,既然「人只能活一次」,当然要做更有意义之事。
「我们听到很多公司或企业说,我们所有的工人都在辞职,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现象,」播客艾洛伊(Tracy Alloway)今年1月在彭博新闻网说,「这几乎不像是经济转变,有点像文化氛围的扭转。」
在「你只能活一次」氛围下,劳动市场也供需失衡。顾问机构光辉国际(Korm Ferry)去年9月的调查,在访问全球逾1千位企业专业经理人后,55%认为今年企业员工的离职率会上升,有将近一半表示,人才短缺已对其公司营运带来负面冲击。
但最值得注意的是另一项盖洛普(Gallup)的调查,在访问那些求职者后,该调查结论是:「他们只是想要一份感觉值得的工作。他们会一直找,直到找到为止。」
这意味着价值观的转变。有不少人不再追求高薪或扬名天下的工作,而是「感觉值得」的工作。去年12月《纽约时报》上有一明显例子。
威廉斯(Brett Williams)是一个33岁的律师,原本在一间大公司工作。「我意识到自己每天都要在办公桌前坐上10个小时,感觉很痛苦,」他说。疫情爆发后,改变了他对事物优先顺序的看法。「我当时想:『我还有什么好失去的呢?明天我们可能都会死。』」
于是他辞去了在大公司的工作,跳槽到一家小公司。它的待遇虽无法和大公司相比,但他空闲变多了,有更多时间可陪家人,他还开始养狗,他称他过得比以前更快乐。
光辉国际的调查也显示,企业员工离职原因,排名第一的就是「疫情后重新评价人生优先事项」,也就是把「生活」置于「工作」之上。
企业想留才,不只有加薪一招
改造工作条件,创造员工「身心自由」
如果劳动市场面貌如此,企业要如何面对?可能要有两手策略。
第一,对那些主要为了钱而工作的族群,企业须提供他们达成「财富自由」的希望。具体的说,就是实质薪资不致缩水。实质薪资提升,意味着员工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提高,这是最直接能降低离职的办法。
第二,若企业因经营问题,暂时无法对员工「诱之以利」,那就必须「诱之以义」。特别对那些「你只能活一次」的工作者,企业要提供他们身心自由的机会。
例如,工作舒适、空闲时间较多,不用爆肝;二是工作有意义,虽然员工工作很辛苦,但能造福社会实现人生意义,也就是用非货币收入来吸引他们。
这意味着企业的工作形态也须调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富勒(Joseph Fuller)认为,疫情后许多人重新考虑工作的意义,企业最好考虑如何改造自己的工作条件,以留住那些厌烦要满足各种企业官样流程要求的人才。
同时,富勒认为企业也须把「降低流动率」当成日常经营的一环。他认为许多公司把50%、100%,甚至200%的员工年流动率当做是「正常的」,因此这些公司没有投资员工的技能提升计划,其实这些计划将大大提高员工留下的机率。同时,企业还要放宽他们在评估求职者时的许多条件,才能最大化招募到可能的人才。
对现有员工,企业也须改变形式。在光辉国际一项询问员工是否会回到办公室的调查中,只有32%肯定表示会再回到办公室,74%表示他们在家工作比在办公室工作更有效率。
哈佛商学院前院长诺里亚(Nitin Nohria)撰文指出,疫情告诉我们,许多高端知识工作,可以在远离工作场所之处更有效的完成。若今天办公室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完成实际工作,「那么把办公室设想为一个联系和社交的场所——一个俱乐部而不是工作场所,或许更好。」诺里亚说。
法雅德(Anne-Laure Fayard)等3位学者在《哈佛商业评论》也写道,企业若要有效的转向混合工作,需要重新设计办公室。他们主张将更多空间用于沙发和共享座位,并调整吸音建材,而不是当今大多数办公室更典型的、安静的图书馆氛围。
已有不少企业开始在朝这个方向转变。商业记者庞迪(Erica Pandey)在新闻网站Axios上撰文称,60%的公司正在重新设计他们的办公室,以适应混合工作,「许多公司取消了私人办公室,并将更多空间用于类似咖啡馆的座位。」
尽管如此,「办公室即工作场所」的模式,很难再满足许多白领和知识工作者的需求。在「你只能活一次」浪潮下,企业必须只有致力提升员工的「奇檬子」——也就是感觉,才能留住人才。
这种新变化意味着企业不能只注重员工有形的收入,例如看得见的待遇、福利等,有时无形的「精神收入」,也会是影响员工去留的关键。「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这句网路流行的工作谚语,或许也将是企业在竞争人才时不可或忘的座右铭。
商业周刊1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