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国宣布RCEP完成谈判 印度忧「中国倾销、贸易逆差扩大」拒加入

亚洲大洋洲各国领袖曼谷东协(ASEAN)峰会上大合照。(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记者张靖榕综合外电报导

全球最大规模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包括中国日本南韩东南亚国协(ASEAN)等,周一(4日)宣布完成协定中的20个章节市场准入谈判,将在2020年签署。由于协定内容没有顾及印度的忧虑,印度政府在当天宣布不加入协定。

RCEP由10个东协国家和6个与其签署自由贸易协(FTA)的国家组成,包括中、日、南韩、印度、澳洲纽西兰。RCEP自2012年开始谈判,目标要将16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涵盖人口数达36亿人,将近全世界人口的2分之1。

泰国政府发言人娜鲁孟(Narumon Pinyosinwat)3日指出,印度由于对投资保护问题有疑虑,希望延迟签署协议,等内部讨论过后再决定。即使谈判达成协议,RCEP也必须等到各国完成国内法律程序后才能签署,最快也要在2020年2月才会完成签署。

根据《印度时报 》(The Times of India)报导,第35届东南亚国协高峰会结束后,各国领导人发布共同声明,RCEP的谈判完成,代表各国承诺开放贸易及投资环境,将在2020年签。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并不排斥RCEP力求达成的最终目标,但他在声明中指出,由于协定内容并未回应印度的某些疑虑,印度才会决定不加入。

印度在谈判中提及的疑虑主要针对开放贸易后对国内带来的冲击,政府担心关税规则差异,将会让各国有办法回避产品原产国设下的限制;而协议中要求取消80%到90%商品的关税,改以更轻松快速的方式进行贸易,会导致中国大量低价产品倾销,冲击印度的农民,澳洲和纽西兰便宜的乳制品也同样会增加贸易逆差,使印度变成自由贸易的输家

「我们的农民、商人和各产业专业人士都有参与这次的决定,工人消费者也同等重要」,总理莫迪针对印度不加入RCEP的原因回答,「当我为了印度全体人民利益在衡量RCEP的协议时,我并没有看到对我们有利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