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起图书免税 5%归谁还要乔
图书免征营业税3月1日下周一上路,但免税后5%到底归出版社、经销商还是书店,或者要回馈给消费者,才能达到「活络出版产业」的目标?近日引起业界热议。昨日文化部邀集书店、经销商、出版社三方,召开协调会议,但据了解,出席会议者多为图书产业公协会、出版社和书店,认为5%要「雨露均霑」的8家经销商均未出席,无法得到共识。
中华民国图书发行协进会理事长李再星坦言,「只要牵涉到上中下游的交易条件,沟通起来就很复杂,时间真的不够。」最早在脸书「发难」的边谱书店老板廖英良也认为,一来实施日期无法更动,二来文化部认为价格问题是商业交涉,不介入协调,「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讨论。」
「沟通时间不够」是图书业者上中下游的最大共识。李再星表示,虽然文化部推动图书免营业税立意良善,却完全低估过程的复杂程度,「1月上旬才收到3月1日上线的最后确认,中间还卡了国际书展和春节。经销商用一纸通知快速确定新模式,也是无奈,因为时间不够,但对独立书店而言,形同根本没有沟通。」
廖英良质疑,图书免营业税的政策目标,到底是为了具体减轻业者负担,还是只是让大家分钱?「如果是大家分钱,那真的是谁势力大谁决定。如果是减轻负担,就应该是原本谁负担的税就回到谁手上。甚至如果是消费者负担的钱,产业大家就都省一点,回馈给消费者。」
有出版业者私下表示,虽然图书免营业税是好政策,实际带来的效益很小,夹在中游的经销商非常弱势,有太多进项税,包含运费、仓租,都会因为免营业税之后得以扣抵,「虽然表面上免除了5%的营业税,实际计算下来,可能只会多个1%营收。」
友善书业合作社经理苏至弘则表示,政府若真的要为图书产业带来帮助,能否参考出口区实施「零税率」,「出版产值也不多,影响不大,但在文化上的意义会很大。」李再星建议,政府若免除20%的营利事业所得税,「对图书产业就会有具体帮助。」
廖英良表示,站在书店立场,图书免税上路后,为了要有书可卖,还是只能接受经销商要求的进书折数,「只是这次已打破过往『七折』的书业默契,不晓得未来会不会又有更多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