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0亿纾困限内需产业 屏东渔民盼纳入
2021年东港黑鲔鱼季不见人潮,堪称21年来最冷清的一年,渔会呼吁政府纾困方案别忘了纳入渔民。图为疫情前黑鲔鱼拍卖情况。(东港区渔会提供/林和生屏东传真)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不见趋缓,以外销为主的远洋渔业直接受冲击,涵盖远洋与近海渔业的屏东县东港及琉球渔会皆喊话,盼国家纾困方案能把渔民纳入,否则单靠渔民与渔船主苦撑,这关恐怕很难度过。
琉球区渔会总干事蔡宝兴指着渔港外停靠的渔船说,琉球籍渔船以远洋渔业为大宗,捕捞的鲔鱼、旗鱼等鱼种,多是靠外销欧美或日本等国,但国外疫情同样严峻,加上内销市场停滞,捕捞的鱼货拍卖价持续探底,再这样下去,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蔡宝兴无奈表示,虽然鱼货透过低温冷冻能保存一段时间,但眼看疫情不是1、2年内可结束,在库存无法消耗下,渔民不敢继续出海捕捞,鱼价也看不到回升契机,不知未来在哪?
行政院虽通过纾困振兴预算草案,并将整体预算上修至6300亿元,不过官员透露,这波补助范围将以内需相关产业为主,在细项未公布前,蔡宝兴期盼政府纾困对象能把渔民纳入,不仅要延长渔业贷款缴息时间,更希望有相关产业促销方案,陪伴渔民走过艰难时刻。
正值东港黑鲔鱼文化观光季,每年此时,著名海产街总是聚集中北部慕名而来的饕客,如今街上别说游客、连镇民都难得出门。东港镇长徐志雄直言,这是21年来黑鲔鱼季最冷清的1年。
东港区渔会总干事郑钰宸指出,目前东港捕获黑鲔鱼共1923尾,数量相较去年同期多,无奈价格始终无法拉抬,每公斤平均批发价仅2、300元,几乎是去年一半价,加上黑鲔鱼生鱼片属生食等级,外带回家并不好处理,让渔民与餐饮业愁眉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