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买咖啡豆的人有福 买对产区价值翻倍
文/特约撰述 福泽乔
今年台北文博会,最吸引我的就是许多台湾咖啡职人的摊位,各式各样来自不同产区的精品咖啡透过达人专业的冲泡,在台湾似乎已经打开一片天空。这个现象在日本也有类似的风潮,在这个潮流的背后可是有咖啡的「浪潮理论」在推波助澜呢!
这个由知名的烘豆达人Trish Rothgeb在2002年提出的理论,前阵子已经由日本咖啡界宣布冲到第四波,未来将会朝着「红酒标签」的概念,把咖啡豆以产地标注的方式「产地+品种+生豆处理方式+生产农园」作为咖啡包装的标记,把咖啡豆打造成像红酒一样可以增值的商品。
「咖啡浪潮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咖啡喝法从二次大战末期的即溶咖啡,变成精品咖啡连锁店,进而演化到咖啡馆与咖啡产地的结合。日本的第一波咖啡浪潮发生在1970年,当时正好是日本的高度经济发展期,许多咖啡厅又称为吃茶店,其实就是一个简单又便宜的社交场所,所以早期的日本咖啡厅总是烟雾弥漫,很难闻到咖啡香。
直到1996年星巴克咖啡在日本银座开设第一家门市,星巴克日本第一家门市对日本社会的冲击很大,因为星巴克宣示全店禁烟,让客人进来只有闻到咖啡香。一时之间,在银座街头拿着星巴克的外带杯,也成为潮男潮女一种时尚的象征。
咖啡豆产区变值钱 各地买家争先恐后抢买
第三波与第四波浪潮相似,都着重于产地与烘焙的方式。但第四波不只重视的咖啡豆的品种,更注重由谁来冲泡这一杯咖啡。
过往咖啡豆都只标示「巴拿马(产地)日晒(生豆处理方式)」或是「衣索比亚(产地)水洗(生豆处理方式)」,未来会强调是从哪一个农场、用什么生豆处理方式所制造出来的咖啡豆,例如「巴拿马(产地)瑰夏(种类)日晒(生豆处理方式)翡翠农园(种植农庄)」这种标签,让咖啡豆打造像红酒一样,生产的「庄园」才是最重要关键字。
这样的转变让来自中国、台湾、日本以及欧洲的咖啡豆买家们,争先恐后的前往像是巴拿马翡翠农园这种高级咖啡豆产地,搜刮为数不多的瑰夏(或是翻成艺伎)咖啡。日本会把从特定农园采购回来的咖啡豆,透过拥有认证执照的咖啡豆烘焙师重新调配不同的咖啡豆比例,推出各式限量包装,卖给喜爱精品咖啡的消费者,最近在日本,这一波抢购热潮似乎已经在蠢蠢欲动,想收藏的朋友可以参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