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台湾媒体对气候变迁素养待加强
随着巴黎协定于11月4日正式生效,奥斯卡影帝李奥纳多监制的纪录片「洪水来临前」全球播映,气候变迁议题持续成为新闻焦点,而气候变迁的媒体再现再度展现强力的社会影响力。台师大环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叶欣诚的气候变迁传播研究团队执行科技部研究计划结果显示,以电视新闻记者为例,台湾记者气候变迁科学知识有待加强,对于气候变迁议题全球与国内情境不了解,对气候变迁的基本科学内涵与因应策略概念不清楚。研究显示,以气候变迁传播的角度而言,媒体记者的气候变迁素养仍待加强。
叶欣诚所长表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基础是公民社会的对话,而这对话最好是基于环境素养。许多相关研究均指出,媒体是民众获取环境资讯主要的管道,负责产制媒体文本的从业人员对于相关环境议题关键资讯的掌握与判断,会影响传播媒体的品质,进而影响民众的环境素养。因此,除了了解媒体记者的气候变迁素养之外,研究团队的科技部计划也制作了「媒体气候变迁应用手册」,在卓越新奖新闻基金会网站上登出。
这份以媒体记者为主要对象的气候变迁手册,参照了联合国相关文献和气候变迁相 关研究论文,内容包括气候变迁的科学基本知识、「减缓」与「调适」 全球气候变迁和冲击的相关资讯,并兼顾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务,关注全球和在地的气候变迁相关议题。这份手册,以简洁扼要,重点式列出关键知识与资讯,希望能对电视记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在处理气候 变迁相关新闻时,能有积极而正确的实质帮助。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TVBS新闻部副理兼国际组主任,同时也是台师大环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杨桦表示,媒体在气候变迁教育中,扮演着相当关键的角色,除了担任传递相关资讯的桥梁之外,媒体报导本身也会成为许多人吸收与引用的内容。他认为,记者和媒体工作者必须体认到,大众传播媒体传递资讯的正确性,以及环境议题本身的跨领域及全球性。
叶欣诚所长表示,研究团队以电视新闻台记者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我国电视新闻记者的气候变迁知识程度偏低,多数记者气候变迁相关科学知识不足,而对于气候变迁议题之全球与国内情境不了解。譬如,约七成记者无法判断何者是温室气体,八成以上无法辨别节能减碳与气候变迁调适的不同,约一半受测记者认为我国以核能发电的比例最高。约有七成受测者认为「美国有超过八成以上的人相信气候变迁的存在」,且也约有七成认为「十年海平面将上升达五公尺」。这些基础知识或对于相关议题的了解若不足够,则有可能反映在新闻报导或节目中,造成观众对于相关议题的误解,而影响到社会整体对于相应政策的讨论。经分析后也发现,媒体记者整体的认知与其教育背景、年龄、年资等并无关联,显示此为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叶欣诚也表示,电视新闻记者在气候变迁的成因和如何减缓及调适上,都具有明显的迷思概念,也发现媒体组织运作框架对其迷思概念的影响甚大,新闻的消息来源、自身缺乏新闻内容决策权、截稿时间、采访路线及组织内部的专业分工等皆可能影响迷思概念的发生和提升气候变迁素养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