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只求「进大学」…4成大学生「不会再选原科系」

大学生有4成不愿意再选择同科系就读。(图/记者季相儒摄)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推动「翻转教育」的台大教授叶丙成在脸书上贴文,表示根据一份青辅会调查1万2千名大学生报告,有4成的人如果可以,不会再选原来的科系,原因是「性向兴趣不合」,他痛批台湾制度爸妈只在乎孩子有没有进大学、大学只在乎有没有学生,没有人在意生涯探索,「这结构真的有问题!」

叶丙成表示,他曾写过一篇专栏「请停止制造无动力世代!」里面提到有许多大学生上课趴睡、翘课、只想混日子、不够积极努力的模样,让师长们看了一肚子火、直言「一代不如一代」;但没有人教年轻人如何找到兴趣,所选择的科系跟自己想像的落差大,转系又特别注重大学成绩、读得不好根本也走不掉,大学也只顾自己的生存,才会有「无动力世代」的产生

▲青辅会2006年调查大学毕业生就业力。(图/翻摄青辅会历史资料,下同)

没想到青辅会也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在2006年就有4成的大学生不愿意再选原科系就读,过了11年的今天,数字是往上升还是往下降,网友们感叹「至少也是差不多吧!」叶丙成说,他们一群老师不是骂而已,而是一直认真呼吁招联会改变、连署、拜会大学校长教务长,先让这样的声音先出来,也开始有大学有想考虑不分系,让学生有机会找到兴趣,但结构还需要努力。

也有身为第一线的高中老师网友表示「四成还低估了」, 一堆学生仍认为要把分数冲高、照排名填志愿,表面大家都在说自我探索,但参加营队实作体验资源很有限;「用天龙国的观点来看,就会觉得现在可以提供性向探索的工具、机会这么多,怎么还会有学生搞不清楚,但实际上资源不是集中在台北,就是学生付不起钱。」

还有网友表示,这是社会分配不均的问题,如果社会资源分配多元化跟平均,学子们就会偏向专长导向,反之则会产生「立志只赚大钱」,就好比文、理组薪水相近,自然大家会选择自己专长;而自我喜好如果无法培育成专长,也会产生社会问题,如果真的要人才,注重学术的大学不如企业自己招募教育人士来主导培育,也是结构性的问题。

也有人说,高中还是使用「性向测验」来协助分组,却受限辅导室人力不足,完全没有教导学生探索大学科系的内容、各校差异,很多人搞不清楚资工资管的分别,或是经济财管系的内容差异;而根据调查内容显示,4成不愿再选原科系的学生中,除了42%是性向兴趣不符之外,还有30%认为毕业后出路不如预期、18%认为课程理想差距、3%课业无法应付、1.6%不适应教学方式,4.5%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