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宠坏的前朝公主

上海回来之后,有点失落与感伤。总觉曾在书本上影片里出现过的十里洋场,早已改头跨入新世纪相貌,不再是那个妖娆的样。那一页,风早已将之吹过。

拿起相机拍照前,我思索次数比往常多了一点,隐约接收到一种感受,这城市暗暗的娇气像是一个被宠坏的前朝公主,她遗忘了自己原本细致的美貌,骄傲地披上邻国进贡的皮毛,听着人民潮涌的讨好,而有些不经听的小话就被欲言又止了。

后来,搬去上海工作几年的朋友留言给我,说:『外地人来上海一周的印象都是浮面的,又或者是只看到它演出的部份。百年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张扬最称头最华丽样板。在上海生活更久一点,才会真的认识上海不完美却真实的一面。』

不完美却真实,确实是我最后对上海留下的记忆。在上海居住的人不一定是上海人,但久了也沾染了上海之气,带着冷漠与直白,不近身接触,保持着距离,连照相也不大给拍,并不是害羞地躲闪,而是武断地拒绝。

某天到了一个传统市场,我要拍一个菜摊,被拒绝;要拍一个旧书贩顾摊女子直接拿起书挡住我的镜头;最后路过一个水果摊,正在削西瓜的是个赤身裸背孔武有力的胡须大汉,旁边围了几个要买水果的大叔大婶,我自然又举起相机想拍下这一幕,大汉眼一尖,呼地就举刀指着我的方向大骂,带着口音我也听不太懂,总之就是没事拍什么拍真他妈无聊之类的。没遇过被这样斥喝的经验,当时吓得我转身快闪,却因心有不甘又回头瞪一眼,事后觉得自己真是傻人傻胆,万一大汉那一把刀从背后飞射过来,可就不是装无辜就可以解决的了。

这种经历,很真实,真实到就算没有到此一游的照片也不会忘记,忘不了的不是心跳加速的感觉,而是在此地所感受到的疏离、旁观、置身事外的心情,就像你走进上海地铁人潮最汹涌的人民广场站,没人会多赏你一眼,转个头就会被浪涛般的脚步淹没。

当然,我依旧会记得外滩建筑的壮丽、黄浦江的灿烂夜景新天地的夜生活,但这些是一般访客所见的上海,它被夸耀的大盛美丽比对着市井里的小民生活,虽说有着极大的差距,但这种落差感的存在,是一个城市独有发散的体味,最容易被诗人小说家艺术家们操作文章元素,也是我看待上海的趣味所在。

2008年底适逢上海双年展,我也顺道去参观难得亲炙的当代艺术作品美术馆外一整面密密麻麻的照片墙,贴满了由年轻学子以上海为名所创作影像,我正仔细观看时,一个载着大铁箱的送货大叔,骑着旧铁马缓缓经过,眼睛也跟着打量着这面照片墙,不到两秒的时间,他就过去了,而我抓仅拍下这一刻。很想知道在这两秒的视线当中,他是否看到了不一样的上海,或者,他本身才是实际生活的诠释,其他的风景或一时的潮流,皆只是过客